【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怕大家忘了,前面还写过两篇,这是一个系列的:
////
///
//
和诗词相比,对联是一个形式更加多样的文体——字数和句数都没有严格限制。此话不假,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这点。所以在很久以前,我刚刚开始试着写成联的时候,就随意发挥胡逼乱写。拿着作品去被一位前辈一通数落之后,他向我提出了建议:
你现在不要写这么复杂的句式,你掌握不了,就最简单的,547,557这些句子,你先写明白了再说。
547、557这种表达不难理解,意思是三个句子,句中字数分别是五个字、四个字、七个字或者五个字、五个字、七个字。举个例子,如江峰青题二十四桥: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第一句五言律句,第二句是领字+四言句的结构,第三句是七言律句。
从格律上讲,应该留意到的是,下联首句还出现了平平仄平仄这种拗救形式——是的,这种形式在对联律句中并不罕见。
从内容上说,这联上下起句都是抛出场景,中间以两个领字“看”、“闻”展开,最后补充场景来收束,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可以算是对联习作的典例了。
////
///
//
古代诗文写作的结构章法有个“起承转合”的概念,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四》中对律诗,特别是绝句的“转”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
即如近人王仔园《访友》云:‘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此曲也。若到门便扣,则直矣。方蒙章《访友》云:‘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那知花里即君家。’此曲也。若知是君家,便直矣。
那么在对联里,有没有类似的章法结构呢?
答案是显然的,但并不是严格的“起承转合”,就像我们开头说到那样,对联的形式相对诗词而言更为开放,许多对联呈现出内在的章法,是类似“起承收”的结构——这也正是那位前辈在让我写557、547三句式对联之后,我才逐渐意识到的。
举几个例子,《对联话·题署一》中提到几副县斋对联:
举动即愆尤,常恐已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
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
尔室有青天,只此一片冰心,夜夜焚香盟上帝;
群黎皆赤子,唯余满腔热血,时时洒泪到吾民。
国法不容宽,可怜赤子何知,误蹈桁杨三尺苦;
君恩非易报,自愧长官无状,空叨雨露九重恩。
三副对联,都是567句式,并且都是五言律句“起”、七言句“收”(第一联是散句,后两联是律句),中间可以视为二字领+四言句的结构。
熟悉吗?咱们刚刚开始提到江峰青那副对联,是不是也是律句起、律句收、中间领字+四言句的结构?
好了现在咱们似乎有点接近事情的真相了。
从龙逐鹿两茫然,我思妙用无方,何害英雄与儿女;
黄石赤松皆戏耳,独怪全身有术,不遭烹醢即神仙。
留后庙的对联,作者刘子迎。这联后两句,一样是领字+四言句和七言律句,不同的是首句用七言律句来起。
////
///
//
类似的结构,今人 @王不二在 “国际旅游岛杯”海南岛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征联中曾写道:
飞蛊流毒久不传,飨苗寨胤孙,槟榔嚼似蚩尤血;
雕题离耳今何在?祀黎村宗祖,椰子悬如骆越头。
中间句两字领变为一字领。
之前好像提到过举例以清民古联为主,这里第一次出现了现当代对联,仅作章法结构举例,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下内容和用字上较之古联有何区别。 (多说一句,你们仔细观察上下联第一句,有没有感觉和留侯庙那联很像?)
从这部分对联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分句的对联,从章法上讲,起句、承句、收句,脉络相当清晰,特别是中间领字的使用,就像腰部发力把整个对联支撑起来一样。初学者在入门练习的时候以此为法,确实可以较快理解和掌握对联的气脉。
说到这里不妨再举一例让大家体会一下领字对气脉的影响,对联来自惠州丰湖书院三堂,作者宋湘,出自《楹联丛话》:
从来此地比洙沂,况拓开近水天光,四面春宜风浴;
自后何人更苏翟,只认取前峰灯火,千秋名共湖山。
中间句以“况”和“只”两字,分别荡开和收拢,上联犹如推窗见岳,下联则如聚精会神——你可以试着去掉这两个字读一遍,然后再加上这两字读一遍,就能体会到这俩领字有多厉害了。
再看这一情形下的句脚平仄,上联无一不是平平仄,下联与之相反为仄仄平。倒数第二句上联用平声,前篇已予分析;但为何首句也用平起,这就不太好解释了,只能说是一个统计规律。
上面所举对联的例子,包含了547、567和767、757、776五种,当然三分句对联的句式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你可以在自己身边拿出对联书籍比照来看。
接下来我想试着把这条规律往外再推广一下,如果说以上三分句句式是初学者入门的模仿对象,那接下来一部分可能就算是进阶阶段的模仿对象了。
好啦,文章最后,还是给大家附上一些对联。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对联来自晚清李伯元的《南亭联话·卷一》和民国张伯驹的《素月楼联语卷二·祠宇 名胜》,都选这些章节中前十副三分句及以上的对联,其中若有之前出现过的对联就直接跳过。大家可以根据今天咱们讨论的内容来看看哪些对联符合“起”-“承”-“收”这种章法结构,看看其中是否有领字起到关键作用。
滕王阁冬防保甲总查局
江峰青
把西江水一口吸干,聊润我枯唇,纵谈曩日兴亡,多少桑田变沧海;
招南浦云两手抱住,不放他出岫,免得随风飘荡,又无霖雨及苍生。
自题寓所
江峰青
马当风吹短棹西来,无徒作赋登高,雨卷一帘寻画蝶;
渔阳挝唱大江东去,安能凌沧啸傲,海涛如镜扫狂鲸。
挽故大学士荣禄联
太瘦生
威福万端,藉椒房亲,独擅中央政府,无君已久,烈焰薰天,渺渺千秋,新莽魏操尔知己;
颈血一点,完守旧业,乃得罪魁恶名,排外不成,以死报国,堂堂七尺,毓贤刚毅是男儿。
挽荣禄联
某主政
此一文忠,彼亦文忠,彼弭乱之终,此酿乱之始,并宫府中外以调和,谁为罪魁,谁为功首,必有定论矣;
成也相国,败也相国,败不居其过,成则居其名,更戊戌庚子诸祸变,而竟生荣,而竟死哀,谓非厚幸欤。
挽荣禄联
某太史
天外尚有康梁,闻此老全归,纵使笔底千言,几时论定;
地下若逢刚启,话当年同事,只为腰缠万贯,一步来迟。
地名官对
佚名
会前街,道前街,观前街,会道观前;
漕督衔,河督衔,总督衔,漕河总督。
湖南某处关帝庙
佚名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后走遍天涯,再休提万钟千粟;
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岂敢忘杯酒绨袍。
挽柏葰联
佚名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雨露雷霆皆帝德;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皇天后土鉴孤忠。
挽书吏李为缮联
佚名
不死于当书办,而死于抗船捐,此时势,此英雄,请看头颅真价值;
一变而作奇人,再变而为厉鬼,是冤魂,是毅魄,原诛民贼救同胞。
梁氏宗祠联
梁启超
溯千年血统,似续相承,废专制行共和,改革先从家族起;
入廿纪盘涡,竞争益烈,以保种为爱国,救时还赖子孙贤。
作室者去其旧而惟新是谋,试看哲匠经营,大厦广搜众材,治国规模如此矣;
法祖者师其意不必泥其迹,敢向宗人演说,合群乃能保种,自强根本在斯乎。
以上《南亭联话·卷一》
仓颉庙
陈逢元
古文仰作家,论周孔神灵也当瞻拜门墙,于此同来问字;
大笔惊雄鬼,除梵卢伯仲可以别开经术,其他未敢抗衡。
仓圣庙
彭玉麟
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
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卫辉府比干庙
佚名
君德难回,当此众叛亲离,若但如微子去、箕子奴,无以激亿万人忠贞之气;
臣心不死,即兹魂飞血溅,犹将以周日兴、殷日丧,上诉诸六七王陟降之灵。
济宁仲家浅仲氏祠
佚名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颜氏祠堂
吴信辰
馨香分郭外之田,夕膳晨羞,讵敢作拾尘野祭;
展拜守家中之训,左昭右穆,何须繙争坐名书。
绵山介之推祠
王执中
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
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大梁信陵君祠
佚名
有史公作傅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诸暨苎萝村西子祠
田锡三
决报吴心,成沼吴功,夫婿五湖舟,坐笑先几文种昧;
以倾国貌,洗辱国耻,女儿百世祀,若论配飨木兰宜。
贾傅祠
李梦莹
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谁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敝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马伏波祠
余应松
铜柱镇鸢飞,顾盼生风,意气真能吞浪泊;
金门留马式,男儿报国,姓名何必与云台。
以上《素月楼联语卷二·祠宇 名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