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2024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作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弘贤作文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相关改革开放,观后感作文内容: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和我们当初经历的岁月有着天壤之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有感

今日上午10时,酒馆各班齐聚一堂,一起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追忆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感叹祖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风云巨变。听着一位位中国改革先锋表彰名单,他们都是来自各阶层各领域中的佼佼者,有的身披铠甲出席大会,还有的已经牺牲在一生位置贡献的事业上,让人为之动容和震撼。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改革开放再起航,年轻的我们岂能不担当作为。通过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表彰的人物里,你会发现,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民族、人民、历史都将铭记!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作”变为“中国创造”。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搭乘公交地铁,坐进网约车或者骑上共享单车。似乎已经不太能想起,曾经主要靠自行车代步的时光……岁月不老,初心不该。我们回望40年,向改革者致敬,向我们共同拼搏奋斗的岁月致敬,改革不停顿,改革开放不止步,为了更好的中国。我们继续努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开拓创新,不断前行。这是承前启后的40年,积蓄力量40年。中国,继续加油,中国未来会更好!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两个主妇,两张餐桌,通过普通老百姓餐桌上饮食结构的改变,深刻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功的伟大历史命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俺娘还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中年妇女,有着农村妇女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品质。她常说:“吃苦不愁,受累也不愁,一到饭点就犯愁。”愁啥,无米之炊呀。

记得,那些年我们张家庄大队第一生产队年人均分一百多斤的粗粮、一百斤左右的小麦,三百斤左右的地瓜和五斤棉籽油、七八棵大白菜。粗粮是什么,是玉米和红高粱,玉米很少,占不到粗粮的三分之一。我们家吃不上平均粮,因为我和三个弟弟都还上学,只能分人口(人头)粮。春天,吃猪肝饼子地瓜干,冬天,吃猪肝饼子加地瓜。猪肝饼子就是红高粱做的,颜色像猪肝,所以叫猪肝饼子,特别难以下咽。吃顿玉米饼子就是改善伙食,白面只能等到过节或来客人是才能吃到。炒菜不如说是煮菜,基本不见肉,老百姓叫什么“清水锅里钓鳖”。俺娘经常变着花样做饭。做的最多就是把地瓜干磨成面做面条吃。地瓜面没有面筋,下到锅里成糊糊,俺娘就把擀好的面条上锅蒸熟,然后再放到水里煮。村里的老百姓管这种面叫“鸡屎面”。因为面的样子又短又黑像鸡屎,故被戏称为“鸡屎面”。偶吃一次两次,改变一下口感觉还可以,可时间久了吃到嘴里一样的不想下咽。这就是我家餐桌上的全部“内容”,队里分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副食,罕见油腥。

我家就是全村的一个缩影,社员、尤其是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记得那年冬天,生产队里死了一头牛。生产队派人扒皮剔骨,把肉卖掉,就安排人煮牛骨。下午开始煮牛骨头,不到日落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揣着一个瓷碗去排号喝老汤。到那里一看,院子里早已坐满了人,有老的,也有小的,有说有笑的等着喝老汤。那牛很瘦,那汤很清,人们却喝的津津有味,最后把碗舔的干干净净,才恋恋不舍的离去。这顿美食,至今难忘,可俺娘无论如何也给不了她的孩子们。

俺娘最愁的是管老师和蹲点干部的饭。那个年代老师和蹲点干部都吃派饭。管老师和蹲点干部饭,怎么也不会让他们跟家人吃一样的饭吧,总的有白面吧,要炒个像样的菜吧,菜里要有肉吧,或者有鸡蛋吧。如果不巧遇上家里没有白面,俺娘就拿着个面瓢到街坊邻居家借面;没有鸡蛋,就到街坊邻居家借鸡蛋,经常跑七八家才能借到一瓢面,一把(10个)鸡蛋。这时,俺娘如释重负,像完成了一次十分艰巨的任务。唉,我娘的愁,是无奈的愁。

俺娘也有不愁的时候。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彻底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大包干后每年交足公粮后,我家小麦收入人均达到一千多斤,玉米一千多斤,另外地边地头还种了豇豆、绿豆等小杂粮。想吃啥就种啥,一年的收入能吃三四年呀。随之,我家餐桌上的“内容”也丰富多彩起来,天天白面馒头,隔三差五包饺子、擀面条,大鱼大肉已成家常便饭,那日子真叫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啊。但是,俺娘做饭有时还犯愁,她愁的是如何把饭做出丰富的花样,让全家人吃的更香、更好。俺娘说:“如今的日子真好,是天天生日月月年呀。”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者,把着胡子语重心长的对年轻人说:“吃水莫忘打井人。不要一边端着碗吃肉,一边把着筷子骂娘,忘了共产党的恩呀。”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的主厨我的妻,也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她继承了农村妇女勤劳能干的特质。她手能提,肩能抗,可一到做饭的时候也发愁。愁啥,她愁的是如何把饭做到荤素搭配合理,营养摄取均衡,家人吃的健康。

取消农业税,发放粮补、棉补、机补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地实施,这一新伟大的历史变革,使农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畜牧养殖、海产养殖、果品种植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棚蔬菜迅猛发展、遍地开花。市场上粮食类、肉食类、海鲜类、蔬菜类、果品类,副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任意挑选。随着米袋子、菜篮子的极大丰富,人们的饮食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餐桌上的饮食结构,也由温饱型向营养、新鲜、健康、简便、快捷复合型转变。肉、鱼、鸡、蛋已是家庭常备菜肴,海参鲍鱼也变成了寻常百姓家庭餐桌上的“必选题”,多年不见的玉米、地瓜干、野菜、野菜小豆腐,成为引领人们减肥减脂、健康饮食的新时尚,并走进宾馆登上大雅之堂。

想吃啥,就买啥,买啥就有啥,烧菜做饭还愁啥。其实,不是说得这么简单。因为,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日三餐讲究粗细搭配,注重营养,口味清淡。同时,还要吃饱吃好,“吃营养”、“吃风味”。作为主厨,我的老婆,她在做饭前是要费番心思的,甚至要提前打腹稿,想方设法把肉与菜,荤与素,粗与细,花样与品种等,调配合理,营养均衡。目的就一个,让家人吃的可口、吃的健康、吃的有营养。呵,我妻的愁,是幸福的愁。

我妻还真有愁的时候。与其说愁,倒还不如说是怕。她怕不小心让家人吃到地沟油,农药残留超标蔬菜,以及不达标副食品。现在不用怕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于2024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

千道理,万道理,让人民吃饱吃好是硬道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彻底解决了13亿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除的难题和世界奇迹。取消农业的皇粮国税,还利于民,让利于民,惠利于民,切实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全国人民实现了小康,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一举世惊叹的成绩,是我国改革开放之花,结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之果。这一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意、执政为民的伟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个结论无比正确。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聊起儿时欢快的记忆,却总也抹不去那样一些难以释怀的心酸。

上小学时,家离学校也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路程两个字似乎比距离形容的要远一些,原因就在那条路。所谓路,就是一条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其间还要跨过一条叫做古柳的小河,就是这条河,可没少让俺这些上学的孩子们遭了罪。当时,河上没有桥,只是为了便于人们行走,在河上搭了几根檩条,便成了“桥”。要是河里有水,还得由家长和老师接送。就是这样,还偶有学生落水。特别是下了大雨,河水猛涨,水位超过“桥”面,就得停学。

说起路,在70年代初,本村一个绰号叫“坏头”的,在吃鸡的时候,不慎鸡骨头卡住了喉咙,造成呼吸困难,急需抢救。但天不作美,碰上雨天,道路不通,几个邻居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他往公社卫生院赶,由于速度太慢,在送往医院途中就咽了气。还有更悲惨的,那时农村妇女生孩子大都在自己家里,无形中增加了母婴的危险性,也成为妇女一生当中的一大关口。村里有个叫斌的大叔,30多岁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家庭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偏遇妻子生产时大出血,就因为交通不便,造成救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而身亡。时间虽已过去30多年,但这件事成了他们全家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

落后的农村交通,不仅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购销呼唤着交通,农业走向市场呼唤着交通,经济发展呼唤着交通。

近几年,上级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当年的“泥巴路”全部铺上了柏油,还通了客车,安上了路灯,昔日古柳河上的“浮桥”也改造成了群众津津乐道的“幸福桥”。提起路的变化,在家乡小学从教30余年的马年轮老师兴奋不已:“以前路孬的时候,没少吃了苦头。特别是遇到雨天,学生不是迟到,就是旷课,对教学影响很大,那时候天天盼着修路。现在各村到学校都通了柏油路,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真正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路通之后,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大发展。从记事起,我们这个乡镇就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但由于路不通,西瓜种植丰产不丰收,影响了村民的积极性。“现如今,不仅实现了村村通,还把柏油路修到了田间地头。瓜熟的时候,操着不同口音的瓜商,直接把汽车开到瓜地旁收购,南来北往,络绎不绝。路通了,西瓜销售问题解决了,俺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摩托、汽车这些原来在城里才有的稀罕物件,现在村里也有了不少,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蹬上了三轮车、骑上了电动车。街两旁,你看哪年没有两层小楼盖起来?”村民王海乐呵呵的说着。

家乡的路在不断延伸,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抚今追昔,我由衷的感到:那路,就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鈅匙;那桥,就是农村走向繁荣的金桥!


改革开放40周年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