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的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发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庄严宣告。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千年大计”落地雄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起航,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探路。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100多年前——
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尝试过一个个方案,摸索过一条条道路,强国富民的愿望却屡屡化为泡影。
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东方点燃社会主义的火种,曾经困顿的中国有了奔向光明的方向。
40多年前——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为社会主义中国寻找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亮出最鲜明的旗帜。
2024年,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百年征程,苦难辉煌。
而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构想出这样一幅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百年梦圆。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创出一条自身迈向现代化的道路——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公路成网、高铁飞驰,“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战胜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重大疫病,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特别是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创造了人类抗疫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极大彰显……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大洋彼岸,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场“乡村,未来”特展正在举行。
从《逍遥游》阐述的自然哲学、《桃花源记》描述的田园生活,到当代中国乡村的形态面貌、生活方式,古老乡村和现代化巨变,吸引诸多参观者驻足。
“中国正通过不断投资基础设施、扶贫和技术创新,对广阔的农村地区进行彻底的重新定义。”策展人之一、荷兰建筑学和社会学学者斯蒂芬·彼得曼说。
乡村振兴“接力”脱贫攻坚。中华大地上,古老与现代碰撞,潜能无限,活力无限。
“中国模式已成为另一种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西班牙《阿贝赛报》评论说。
这条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条路,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条路,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条路,根植于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还根植于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底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走进浙江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青山如黛、林木葱郁,最醒目的是村口的火红色标识——飘扬的党旗引领横坎头村雕塑。
一家店铺里,村民黄金军正专心做着糕点。2024年以前他主要从事工业加工行业,近几年村里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一些有污染的企业逐渐被引导关停,他顺势转型开起了大糕店。“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旅游旺季得全家上阵。”
抗战时期,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如今,红色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让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4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人口数量堪比欧洲大国的浙江,将率先探索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对这个时代命题的回答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继续在时代的接力中传递下去——
踏上新征程,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牢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踏上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布局全面铺展,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愈加清晰;
踏上新征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紧紧抓牢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在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无畏风雨、坚定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的观后感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笔者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人民主体、改革创新与党的领导三个维度深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镌刻在自己的光辉旗帜上,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始终坚持和维护人民主体地位,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和本质要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总体意志最终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只有能够真正造福于民的道路才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会具有持久生命力。人民的需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目标,人民的利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既然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更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出要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是因为造福于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因为依靠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不断前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改革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这两对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特征,可以通过改革创新的形式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充分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科学地回答了当时之中国应往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本土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集中试点到全面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部分地区和领域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正是因为始终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我们成功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只有将改革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充分实现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系统化、全面化的创新,才能促使所有能够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生力量充分涌流,才能为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不竭动力。
党的领导
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其作用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只有在自己的阶级政党领导下,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坚持正确方向、选择正确道路、制定正确方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现实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形成万众一心、牢不可破的巨大合力,才能共同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总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更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踏上新的赶考路,只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实保障。
【篇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的观后感
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发展、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谱写了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开辟了新境界。把和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在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遵循,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得到弘扬,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提出,并不是说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达到了一个终点,而是说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中蕴含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的观后感
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的强大思想武器,有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伟大胜利;******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是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才能奋力谱写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篇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的观后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从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牺牲奋斗救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斗争中,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都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奋斗,用几十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大国,第一制造大国。
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持这个最根本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坚持百年来实现党的领导的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直为此艰辛奋斗,始终不渝。
走向新的辉煌,必须牢记这个初心,始终不渝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新的征程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党的奋斗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弄清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逻辑关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坚决防止和反对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始终以人民为天、以人民为江山,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必须落实人民主体地位,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落实人民主人权力,用制度保证人民享有广泛而实在的民主权利,成为国家、社会生活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以满足人民不断增强的对美好生活新需要为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发展造福于人民,通过发展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月革命胜利,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科学的指导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分析中国状况,解决中国问题,制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导思想,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在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得出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提出新的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党的征程中能够战胜一切敌人,能够克服所有的艰难险阻,能够化解所有的风险挑战,都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指导。
继续推进党的事业,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弘扬党的百年成功这一宝贵经验,继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整研究,把中国情况弄清楚,把新环境新问题弄清楚,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为指导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指导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进步,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极大活力,展示极大生命力和优越性,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防、科技、教育、文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极大提高。
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党艰辛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决不动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自主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
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形成了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建立一支完全新型人民军队的一系列军队建设,武装斗争的理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人民军队在战火中百炼成钢,愈益强大,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了中国境内一切反动势力,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以英勇牺牲精神与撼天动地的气概捍卫了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在反击外国侵略,保卫边境,巩固国防中始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中国人民和平安宁生活与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新的征程上,必须高度重视国防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代化社会条件下,国家的发展、安宁与外部世界的环境息息相关,以先进的理念,独立自主,和平友好的方式处理好与外国的关系,既是本国人民和平安宁生活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良好秩序,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倡导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平等相处携手前进,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将继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创造辉煌的重要经验。进行英勇斗争是党所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反动势力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贯穿着与落后思想、旧的生产关系、与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和事、与国际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各种形式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改革,为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党带领人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我们要充分看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充分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前进的道路上,会存在各种困难、风险、干扰、挑战。为了世界和平,为了更好的国际秩序,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为了中国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为了中国和平发展,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以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
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新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这是百年征程中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不断夺取胜利的重要原因和经验。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弘扬党的统一战线优良传统,坚持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形式的作用,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建设各方面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高度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路线和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强战斗堡垒,更好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高度重视党的自我革命,持久搞好反腐败斗争,通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