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做《懒人长寿》,说的是,要想获得健康、成就与长久的能力,必须改变“不要懒惰”的想法,鉴于压力有害健康,应该鼓励人们放松,睡点懒觉,少吃些,用例行的日常工作代替过度劳累等,最重要的观点是,“懒惰为节省生命能量之本”。这本书在德国非常畅销,它讲的不仅是一种养生观念,更是一种成功理念。
无独有偶,有一种“新懒人主义”也“畅销”起来。
新懒人主义的宗旨是“人生得意须尽懒”,本着简洁的理念,崇尚新世纪里的崭新生活方式,深入学习删繁就简的生活与工作技巧,从而可以从容驾驭去芜存精的攻略秘术,最后达到如鱼得水的返璞归真的境界。
新懒人主义的目标就是清新、单纯、自然、健康的新生活。或者,我们可以把秉奉这种理念的人叫“清新哥”。
新懒人主义并非空穴来风。有调查显示,人类精力的60%以上用于抵抗压力的侵蚀、完成责任以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循上,大量的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的人际交往充斥在我们身旁,创造力被浪费,热情被消耗,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步骤强占了我们的时间和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多人生乐趣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
与此相似的观点便是“懒人推动了历史”的说法。
在研究过许多政治家和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后,人们会发现,成功人士和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或认为重要的事,而对于其他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推迟就推迟,实在非做不可的话,也要想个最简便的做法。
而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正是源自这种“懒人”的想法。所以有人戏言,是懒人推动了历史发展,懒人更适合当领导,因为领导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军事家们就曾在选拔军官时,把人分成了4类,并认为,聪明但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聪明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这种人最要不得。
由此可见,“懒”得恰到好处也会成为一种才能。
一位大企业家曾经说过,工作过于努力的人没时间去赚大钱。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在抱怨:“我工作太辛苦,简直没有时间去读书和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满足生计的需求已占据了一切,以至于你没时间去考虑未来的机会。这也正是普通人与成功人士的区别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懒人”往往比勤快人更适合做领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补养,这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信息化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
假如你过于忙碌地工作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你做的事,你将无法充分利用你的成就,只有在降低工作量后,你才有空做广泛而非狭隘的研究。假如你过于专注于自己小小的领域,就不会知道其他领域也许有对你目前从事的事有极大影响的信息和思想。而问题的关键也就在于此,除非你有时间广泛涉猎,学习他人所做的事,否则创新就不可能发生。
在现代社会,全新的发明极少发生,创新几乎总是将两种以上已知的观念以新奇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也使得信息单薄、思想简单的人,难以成为创造型和领导型的人物。
有时降低工作量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环境所能提供的机会有限使然,正如年轻的丘吉尔在印度的情形:
派驻印度的丘吉尔利用了当时的空闲时间重新阅读在大学时所忽略的书籍,在懒散的阳光下“漫不经心”地进行着足以使他受益终生的思考。不仅如此,他还要求他的母亲给他一套完整的年鉴,这些都是由英国的政治年鉴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汇集而成。他仔细地阅读,做了笔记,逐步掌握了年鉴所包括的丰富的事实和资料。当他阅读国会辩论的重大问题的摘要前,他常常仔细地思考出对这一特定事件的个人看法,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同当时的与会者进行比较,从而在遥远的班加罗尔进行了诸如国会辩论等政治活动的“演习”。相比之下,他的许多同事却只有慵懒,没有思考。
至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丘吉尔成为伟大的政治家,而那些懒到脑子里的人则只是悻悻地退役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