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做人与作文
做人与作文一位学生在随笔中写道:“老师常说,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素材。这话似乎不无道理,名家名作不也有写凡人小事的嘛。这让我倍感自身的无能。我得承认自己的生活并不单调,可是往往临到写作总是碍于这个或者那个材料的塑造性不高而弃之不用,我深知倘若不‘编’出个高尚的立意来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譬如看到雪花飘落,我满脑子想的是打雪仗的兴奋,堆雪人的愉悦,可落在纸上的最好是雪花多么纯洁,人心应纯真如雪。又如看到飞蛾扑火,我得写它执著,或是盛赞它追求光明的勇气,其实我内心的感觉却是:这飞蛾真是个白痴!”
这位学生的困惑在高中学生中相当普遍。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脱离实际拔高材料的主旨。但古有“文以载道”,今有“文如其人”,更何况文章承担着宣传和教育的社会任务,作文教学中我们当然要求学生要有美的、健康的文章立意。问题是怎样引导学生去发掘生活的意义,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生活之美,不再为写作而虚构情感?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让学生先学做人再学作文。而“学做人”,首要的当然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积极的审美观。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审美意识日渐深化。个体自我意识的.强化,兴趣与能力的发展,使之形成比较稳固的自我心理系统,出现独立的人格与审美个性。要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必须注意辨析个体心理对审美观的影响,重视社会环境给健康审美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不忽视青少年自身存在的非意识性的趋同性。“个性心理”要解决的是人格问题;“社会环境”要解决的是免疫问题;“非意识趋同”要解决的是盲从问题。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审美”。假使青少年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坚不可摧的免疫系统和清晰理智的是非辨别能力,他们就能最真实最深刻的发现、感悟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美,他们将欣然到生活之中采撷、提炼,流于笔端,化作优美的文字。
我们应该提醒学生:“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为什么宇宙的生命运动能使你心荡神摇?因为你在用一颗纯净的心灵体验外物的美。你心无杂念,胸无杂质,自然率真,激-情洋溢,你抒写人生的赞歌,生活也给予你慷慨的回赠:“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只要你真正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生,你就不会在作文中“编”思想,而是用心灵在文章中“编织”理想、“编织”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