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社会的实质其实是一个有机体,每个人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体制能得到维持,而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现状不仅是社会现状的缩影,家庭的氛围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风气。所以,良好的家风家训在社会体制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不管是再优秀的家风家训,都是在家庭中一辈接一辈的传承中积淀下来的,父母只有在不抑制孩子的天性,不影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才能培养出好的家风家训并使之传承下去,这就要求父母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因社会背景各异,不同的家风家训也各有千秋;总而言之,历史上有名的家训,如邻里和睦,勤工节俭,真诚待人等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早已被大部分人遗忘,我们父母也不例外,但是从老一辈那里,总得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财富,作为在生活历经沧桑的一代人,我们的爷爷、奶奶拥有的精神财富或许比我们任何人都多。
从小奶奶比谁都懂得爱的可贵,文化大革命时代,合作社,大锅饭时期奶奶十四、五岁,两个姐姐已经远嫁,太外公、太外婆又身体不硬朗,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个十四岁弱女子的肩上,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奶奶常和我们说过去的事,那个时代,她清晨去赶工分时,星星都还在天上,傍晚歇工时,月亮却上山了。如此起早摸黑地辛勤劳作,一家人的温饱却还是解决不了!有时只能吃些野菜,芥菜叶,菜里连油星也飘不起半点……就是这样有的吃也是算好的,有时没得吃,饿得眼发黑,向邻居、亲戚借米时的艰辛,奶奶如今说来仍是眼圈发红,忍不住要流下泪来……
打倒四人帮以后,分田到户了,奶奶凭借自己的一双手,辛勤地劳作,省吃俭用,家境慢慢地好起来了,太外婆、太外公的生活有了保障。奶奶也到了出嫁的年龄,她嫁给了我的爷爷,他们一起辛勤劳作,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两个人还到河里捕鱼捞虾,我记得奶奶跟我说,她还去收过酒瓶子、卖过大饼、油条等等来补贴家用,在我的印象中,她很少很少买过满分作文网新衣服、新鞋子给自己,绝少在外面饭馆吃饭,有时她去菜市场卖东西很迟回家了,也不在街上买东西吃,回家煮点粥吃吃了事。就算买了几个包子或者几块糕饼,也都是给家里人吃,奶奶很少自己吃。我爸爸常问奶奶为什么这样?奶奶说,能省一个是一个,现在政策好了,日子富裕了,要常想想苦日子!她成功养育了一双儿女(我的爸爸和我姑姑),虽然现在日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保持着“孝顺父母,勤劳节俭”的品质。
岁月匆匆,如今奶奶已经六十岁了,本该是她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太外公、太外婆两人同岁今年都九十一了,却在几年前先后摔坏了大腿骨,无法站立,瘫痪在床需要人料理,奶奶的两个姐姐又年纪大了,赡养的重任又落到了她肩上,太外婆除了腿脚不便,神志倒还清醒,眼不花,耳不聋。但太外公不仅脚断了,耳也聋了,有时还有点自私小心眼,偶尔也会骂奶奶,奶奶一时也很难受,难免也会顶回去几句,事后又会向他们说好话,哄他们开心,因为她也知道行动不便是一种很难受的折磨,老人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的!奶奶也为此报怨过,但仍全心全意地照料着两个老人,要照顾两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别的不说,光是一件端屎倒尿的事,奶奶一天要重复十次……
我非常非常佩服我的奶奶!扪心自问!我能做到像她一样“孝顺父母,勤劳节俭"吗?凡事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需要沉下心来,好好反观我自己!奶奶有时和我说,她平常能避开太外公就尽量避开,实际上奶奶不想看见他的另一原因,就是奶奶害怕从太外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她总怕自己有一天也年老了,怎么办?
奶奶!我要告诉您,您的晚年我们一定会孝养您!就像您照顾太外公、太外婆一样。我们会将“孝顺父母,勤劳节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进而每个乡镇,乃至每个省,甚至每个国家、全社会都能够“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那么“和谐社会"就不是梦想!
从我做起!就从传承优良家风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