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1
挂灯:在元宵节前夕,大家就会把自己动手制作、或从集市上购买的花灯,挂在自己家门或店铺门口,营造喜庆气氛。生男孩的人家,还要到家庙里面挂灯,表示“添丁”。
送灯: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正月十一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能够早日“出丁”;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要送“观音送子灯”。
追灯:娘家给女婿家的送灯活动,俗称追灯。追灯的隆重规模和灯的质量高低,要视其贫富程度定。富贵人家送玻璃宫灯一对,有楠木架子水泥磨花的,有珠玉宝石镶边的,也有一般的。
引灯:娘家送给女婿家的灯,除了主灯一对外,还要加带一个小花灯,俗称“引灯”,是引导新婚媳妇早生贵子的意思。
躲灯:婆家接收追灯后,新妇即随娘家人到娘家去“躲灯”(一般正月十四日去十六日归)。
赏灯:指的是正月十五的晚上,男女老少、成群结伴上街观灯。
游灯:元宵节的晚上,孩童会和小伙伴相约、一起手提灯笼,走门串户,四处游走。
出灯:孩子们游灯时如果不慎把灯笼烧了,可是件好事儿,称为“出灯”;其寓意为“出丁”,是个人丁兴旺的好兆头。如果烧的是红灯笼,就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笼,预示生男孩。
碰灯:民俗中有讲究,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销毁。到正月十六,所有的小孩都要拿出自己的灯笼去和别人的撞击,直到灯笼被撞得起火烧毁。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2
猜灯谜:组织者把写有谜语的纸条贴在灯笼上,供游人边赏灯、边猜谜;对猜中的游人,组织者会有奖品鼓励。这为节日的喜庆又增加了文化元素。
拔灯:在一条长长的粗大缆绳上,悬挂数十、乃至上百盏红灯笼,这叫“灯阵”;每个灯阵的前为首的,都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着身体拉动灯阵向前行进,其状酷似拔船。
转灯:大家提着灯笼走入预先平整好的场地,由头灯引道、接踵而行。此为转灯。转灯活动的高潮时最后的踩道。所谓踩道,就是用脚踩路的方式、从整体上形成一个团。踩道时,一般都是先匝城(踩出类似于城墙的图案)、再踩字。字可为福、禄、寿等单字,也可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多字。
放天灯:元宵节放天灯也是一大民间习俗。天灯又称“孔明灯”,为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放天灯的习俗,据传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传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天灯能将愿望上达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笔在白纸灯上书写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愿,并燃放鞭炮、以助长天灯升高的气势。
抢灯裘:海南文昌,正月十五的晚上,人们高举着自己所扎的灯笼在村里绕一圈,挂到村里的公庙时,尚未孕育的夫妇就要前去抢得已孕育孩子的父母所扎的灯笼,求得来年能够有孩子。
舞龙灯:又称龙舞。舞龙和舞狮,是大家最熟悉的中国民俗舞蹈,这里如去就不多介绍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3
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