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许三观卖血记》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撑起了一个家、救活了儿子,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慌了、精神崩溃了,因为他不知道在下一个难关来临时,他能拿什么去渡过这个难关。许三观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反映出最底层人在面对人生困境中是如何打破壁垒、绝地求生,以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
卖血初体验
身体结实的村里人都在卖血,这是许三观从四叔的口中得知的。
本身对卖血无感的许三观,听到四叔和桂花他妈的话,对卖血产生了好奇,走上了第一次卖血之路。在路上遇到同去卖血的十九岁的根龙、三十多岁的阿方,他们向许三观介绍卖血的流程和经验,多年以后,当许三观再次走上卖血之路,依然记得这些经验,并能把这些所谓的“经验”传授给其他人。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得到了35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等于在地里干半年,等于摇船摇四个月。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想的是不能随便乱花,必须干点大事。于是,他用卖血的钱娶了一个被人叫做油条西施的女人——许玉兰,就这样许三观有了一个家。
夫妻情分
因为卖血,许三观有了一个家,但是许三观和许玉兰之间没有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刚好合适、长辈满意就结婚了,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使在现在也有很多婚姻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婚,仅仅是因为那个人适合结婚而已。
婚后许三观乐了一次、两次、三次,有了许一乐、许二乐、许三乐,这时的许三观真的是人生赢家。
许三观最喜欢的是一乐,而一乐因为越长和自己越不像,街坊都在议论许一乐不是他亲生的,是何小勇的。许三观因“流言蜚语”,觉得自己成了乌龟,这严重伤害了他作为男人的自尊,于是许三观动手打了许玉兰。并在许一乐打了铁匠的儿子后,不愿出钱解决此事,在此期间许三观和丝厂另一个女工发生了关系,以此来“报复”许玉兰,寻找心理平衡,更多的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方法不可取,但这是很多人在面对此种情况下可能都会犯的错。
许三观和许玉兰的结合,看似没有爱情,可两个在生活中却有了爱情以外的情感——亲情,共同为这个家而努力。
许三观厂里每个月都会发给他一副手套,许玉兰把这些手套的线拆了,给孩子们织线衣。许三观肉多,织毛线需要二十多副手套,他便让许兰玉给她自己织。从这里可以看出许三观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也体现出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宠爱,许三观是爱许玉兰的,他也想有条件让自己的女人穿的好,住的好,有吹嘘的资本。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玉兰成为了批斗的对象,所有的人远离许玉兰,一乐、二乐、三乐都不愿去给她送饭,许三观看似迫不得已去给许玉兰送饭,却会为许玉兰做她爱吃的红烧肉,藏在白米饭的下面,待到别人把饭检查完后再让许玉兰把肉给吃了。回到家里,只有他许三观对许玉兰好,她脚站肿了,他倒热水给她烫脚,她回来晚了,他把饭菜焐在被窝里,她站在街上,他给他送饭送水。在家里形式批斗许玉兰的时候,许三观让她坐下批斗,许玉兰在交代自己的"错误"的时候,许三观把自己林芬芳的事情也交代出来。许三观要让许玉兰知道,他们都犯过错误,他们是平等的,大家心里都不要责怪自己。许三观也是在为妻子在孩子们的面前争取尊重。没有甜言蜜语,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妻子,他和她是站在一条线上的。也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一样都犯过错,但都是爱他们的。
永远的女主
许玉兰——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一个遇事会坐在门槛上大哭的女人,一个为家全心全意付出的女人。
作为一个女儿,在得知父亲要将她许给许三观时,会想到将何小勇约出来,说明情况、分析利弊,并在得到何小勇态度后,能快速做出决定,这体现了一个女人在面对困境时的青涩和勇敢。同时,也体现出女性的自主性和敢于打破困境的勇气。
婚前,许玉兰就因她的聪明能干得到“油条西施”的美称。嫁为人妇后更加勤俭持家,自称“我是很能干的,我会做衣服,会做饭。你福气真是好,娶了我做你的女人……”,对自己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自我定位清晰。
许玉兰会将许三观厂里发的手套拆了给家人做毛衣,一件衣服缝缝补补能穿好多年,这是将中国传统妇女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得到尽现。
在许一乐将铁匠的儿子打伤时,会想办法求助许三观,面对许三观的不作为。扔下尊严,把自己的"丑陋"赤裸裸的展示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肚子被别的男人搞大,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为了这个家,为了许三多,许玉兰放下了所有的尊严,只为能在何小勇那里拿回一些医药费。这是一个母亲的伟大,即使许一乐的身份让她“蒙羞”,但作为一个母亲,她会尽最大可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为母则刚”在许玉兰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铁匠把家当都拉走了,许玉兰的哭了,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她的无助只能通过哭来表达。当得知许三观卖血赎回了全部家当后,许玉兰很心疼很激动,她声扬许三观为了她,为了一乐,为了这个家,到医院卖血了,连命都不要了。此刻,许玉兰对许三观很是感激,这个男人为了他们,可以连命都不要。一个家,两夫妻,有了爱,什么不都怕!这也是许三观婚后的第一次卖血。
生活中许玉兰抠搜、小家子气,会把每日的口粮抠出一点存着,哪怕长虫了也舍不得扔掉,正是她的一个小举动,使全家渡过了最艰难时期。没有贪图享乐,比身边的男人更具有忧患意识,能居安思危。
被文革批斗时,她没有抱怨,更多的是坦然接受,对自我错误的清晰认识,这时的她表现出的是一种面对苦难和迫害时的坚忍和隐忍,与坐在门槛大哭命不好的小市民完全不一样了,这是现实迫使人成长,与困境做斗争。即使在批斗中面对如此的不公,她依然散发着母性的光辉,面对,只吃了一块许三观偷偷给她做的红烧肉便让许三观把剩下的“给一乐他们吃,你拿回去给一乐他们吃。”这是一位母亲,即使身处困境,却依然惦记着自己的孩子,将中国母亲的伟大形象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家中开批斗会时,许三观将自己犯的错也说了出来,许玉兰下意识的阻止,这是维护一个父亲在孩子面前的形象,不想孩子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父亲,她的善良、细心,总是在不经意中流露。
父子之情
许三观最喜欢的儿子是许一乐,因为许一乐和自己最亲近,可是面对“流言蜚语”,许三观开始疏远一乐,让一乐回去找他的亲爹何小勇。面对自己养了9年的儿子居然是别人的情况,他的尊严被践踏,被邻里嘲笑,这让他一次一次把一乐往外推,因为他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在那个年代即使在现在也没有人愿意替别人养孩子,许三观的反应和做法相信也是很多人的选择。面对如此不堪的事实,许三观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愤怒、不满,甚至还有委屈,但最终都会被善良所替代。
当许一乐打伤铁匠的儿子,面对“高额”医药费,许三观推脱,让许一乐和许玉兰去找何小勇。可是,铁匠将他辛苦建立的家搬空时,他选择卖血来拯救这个家、拯救一乐,这是他用鲜血建立的家,也是他用鲜血挽救的家。
在饥荒年代,许三观用卖血的钱带着全家去胜利饭店吃面条时,唯独落下了一乐。一乐问他:爹,如果我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就会带我吃面条,是不是?他说:如果你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最喜欢的就是你。一乐心理不平衡,离开了家去找生父,可是失败了,饥寒交迫的回到了许三观的面前,许三观背着一乐骂骂咧咧的走着,带着一乐去吃面条了,从此一乐就认定许三观是他亲爹。感性战胜了理性,许三观对着一乐说着最残忍的话,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他对一乐的爱,无声胜有声。
后来,一乐生病了,许三观再一次走上了卖血之路,而这一次卖血差点就把许三观的命送了。因为一家献血站不能频繁的献血,他一路上一边喝水吃盐一边卖血换钱,献到冬天冰冷的水撑满肚子走不动路,献到多厚的被子都无法让他暖和,献到晕厥在路上被人救到医院输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如果说血浓于水是亲情,那这种生生用自己的血换回“儿子”生命的行为,又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爱啊!
无所适从的慌张
许三观用他的血撑起了整个家,用他的血救活了一乐。可当他再次踏进医院,准备再卖一次血,不为别的,这次卖血仅仅为了满足自己一个愿望:再吃一盘炒猪肝、二两温热的黄酒。可当医生告诉他:他的血是猪血,没人要了。他哭了、他慌了,因为他不知道下次再有灾祸,不能卖血,自己还能怎么办。现实的悲凉充斥着底层社会的每个角落,当人们失去了唯一的希望,该怎么活下去?
《许三观卖血记》用朴实的文笔,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命运犹如一座大山压得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但每一个生命都永不放弃、拼尽一切,生命才不会失去意义,一切都有逆转的可能。
【推荐】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http://.cn/古典文学网是一家专业的中国古典文学网站,提供中国古典小说、古典诗词、古典名著、中国古代文学故事、古代诗歌诗词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著作在线阅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