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中考作文三篇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推荐】中考作文三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作文 篇1

  夜幕将临,天空飘着雨丝,斜斜地从窗边打了进来,远处是雾和雨交织成的一片朦胧——母亲还没有回来。

  【描写了外面的环境,夜黑、下雨、朦胧。而一句“母亲还没有回来”突出了对母亲的担忧,也设置了悬念】

  今天在学校时,为了讲新课,数学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带来圆规和直尺。可就这么简单的事,我却为此犯了愁,虽也不是说买不到,可这两件东西只有小镇上有,而我家离小镇少说也有三里地,况且天又下着雨,原本坑坑洼洼的路就不好走,这样一来,路不就更泥泞了吗?

  【交待了事件的起因,因路远天下雨,“我”买不到圆规和直尺】

  肩负着沉重的书包,载着写不完的作业的压力,还在为圆规和直尺烦恼的我径直走向家中,一把推开重重的院门,只见母亲正坐在石台上择菜,双手不紧不慢地将略显泛黄的菜叶择下,理好了放在菜篮里。我进屋,放下书包,便小心的走到屋外母亲的跟前,“妈,老师让我们明天带上圆规和直尺去学校,可是……”胆怯的我小声对母亲说,可心底还是不由的产生一丝愧疚,以至于我都没把话说完...不过母亲却也知道了我的意图,“行了,我知道了,你别担心,进屋写作业去吧,我这就跟你买去。”母亲放下手中的菜,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泥土,一边解围裙,一边对我说。我默默站立着,一动也不动,心中是一种难言的情感,母亲拍拍我的肩,“去吧,进屋去吧!”说完,母亲转过身,正要出门,我突然想起,“妈,你不拿雨伞吗?”我冲着母亲的背影喊道,“不用了!”母亲回头看着我说,然后,又转过身去,渐渐消失在了暮色中。

  【妈妈听到“我”要买圆规和直尺后停止择菜出去帮“我”买了。通过妈妈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妈妈对“我”关心和对“我”学习的重视。】

  蒙蒙细雨编织着,不知何处生了湿烟,白茫茫,白茫茫……

  【既是环境的描写,也是自己内心的表现。“湿烟”既指现实中的雨雾,也比喻“我”激动的泪水】

  似乎过了很久,母亲却还没有回来,窗外的雨越发地大了,我开始担心起来,心中不免有些后悔,真不该让母亲去的,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我”的后悔和自责】

  终于,在我焦急的等待中,院门“吱”地开了,我连忙跑出去。隔着层层雨帘,母亲显得更加沧桑了,像极了街头卖菜的老妇,她那纤细的发丝上满是雨凝结成的水珠,晶莹剔透,母亲走进屋里,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正装着我想要的圆规和尺子,母亲一边喘着粗气,还一边说“跑了好几家店,可总算是买到了。

  呵呵,给你——”说罢,母亲便把手里的圆规和尺子递给了我。我抬起头看看母亲,弯弯的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我不禁感动了,这点点滴滴,何尝不是母亲对我的深深的爱?被雨湿润的空气中,却肆意地流淌这母爱的温暖。

  【妈妈给“我”买回了圆规和直尺,妈妈很高兴,“我”很感动】

  曾几何时,我叛逆地忽略着母爱的存在,只顾着编织自己的一方天地,却不知,母爱一直伴随在我身旁,像阳光沐浴小草一样,孜孜不倦地抚慰着我的心灵,那愈久弥坚的母爱,早已深深住进我的心底,只是不懂事的我未曾察觉。我感悟着母亲的一切,眼角流下忏悔的泪。

  【反思自己,感激母亲,突出了母爱已深深地住进“我”的心底。】

  啊,母亲,您的爱将永驻我心!

  【直抒胸臆,突出主题】

  点评:一、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者通过母亲不顾下雨和道路的泥泞给“我”买回了直尺和圆规,表达出了“母爱永驻我心”的主题。主题突出,材料典型。二、在叙述中注意到了铺垫,天气的恶劣道路的泥泞都为母亲帮“我”做了铺垫。三、描写生动细致,“母亲放下手中的菜,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泥土,一边解围裙,一边对我说”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的急切心情。“弯弯的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神态的描写表现出母亲为“我”买到圆规和直尺后的欣慰。

中考作文 篇2

  今天是寒假的最后一天,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心中又是怀念,又是义无反顾。不禁感叹,现实就是现实,竞争就是残酷,不由得我们丝毫怠慢。就在这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假期,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以前我一直觉得最后的寒假顶多就是一个黄金周,不过还好老师开恩,我们一共休息了十六天。虽然在这些天里玩得不畅快,学习也不可能突飞猛进,但也算是悠闲自得,无风无险,也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虽然几乎天天呆在家里,但总算是修身养性,生活充实,就当是养精蓄锐等着迎接挑战吧!由于这次的期末考试没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来自家人的压力也就大大加重,耳根就自然不得清静了。而且家里有三个毕业生,家长也就理所当然比较来比较去,整个寒假也便成了他们的“口水大战”。

  不过这些对于我们当局者来说,理解父母的殷切希望,但也不用理会太多,寒假对于我们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做好最后的自我调节。假期中,各电视台都有一些关于中考高考的名人访,自己经常看看,家长也很赞成,希望我能从别人的经验多学一点学习方法。其中,有一个考上清华的同学的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在大家都在抱怨中国教育制度腐朽的时候,我却想得很现实,教育制度不可能应我们而改变,与其花时间在抱怨上,不如多看看书,多做做题。”是呀,为什么太多时间在抱怨,太少时间在学习,现实就是现实,脱离了现实也注定被社会所淘汰。

  这些天里,通过电话,通过网络,通过走家串户也了解到有一大部分同学都在努力学习,努力迎头赶上。从班上成绩的排名也看得出,在这样一个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最后时刻,没有常胜的冠军,也没有绝对的败将。大家都不服气地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自然这样的竞争就变得格外激烈,格外精彩。,当旁观者是懦夫的选择,只有真正的勇者才不畏惧挑战。这样的社会要求人人不一定是强者,但一定要成为勇者,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事先放弃了,那就“回头无岸”了。寒假即将过去,我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中考,我来了!

  时间的脚步永远都是那样的轻快,转眼间它就引领我走进了初三这个象征着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大门。现在回想一下,自己好像还是处在刚刚进初一的那几天一样,然而,我的确已经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了。

  走进初三,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孩子了,不,也许不应该再说是孩子了,,因为我又大了一岁。

  以前,我听过许多关于初三的事,她们把初三说得比地狱还可怕,让人听得冷汗直流,而且脸上还伴随着那种可怕的神情。有时我听见她们在谈初三的事的时候,我总会远远地避开,我害怕那一天我也会她们一样,掉入“地狱”。

  以前我看过许多关于初三的文章,他们说初三是一个“大战潮,在那里,没有亲情、没有友谊、没有爱,只有“硝烟”弥漫整个“战潮;他们说初三是一场比赛,你追我赶的,谁都别想超过谁;他们说初三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一个大舞台,在那里你可以尽情地舒展你的身姿。一时间我不知道该知道听谁的。

  现在,初三来了,它一声不吭地闯进了我生活。它并不像她们说的一样,也不像书上说的那样。有时候,面对它,我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我只能乖乖地服从它,我只能埋头苦读,在那无边无际的题海中遨游,面对各种娱乐活动,我只能望而止步;但有时,它也使我快乐,当我功克了一道难题时、当我在书中看到关于我国的一些成就时,我就感到无比的快乐。

  初三来向我挑战了,我要勇敢地接受。

  走进初三,父母的唠叨声渐渐变成了深夜陪我学习而生出的黑眼圈和皱纹,看着他们为我而日渐斑白的双鬓,我这才意识到我的责任有多么重大,为了父母,为了我自己,我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

  走进初三,看着和自己同窗三年的朋友们,再想想即将到来的离别,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也许到了那时,我们会轻声地吟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走进初三,我想我的课余生活会更加乏味,因为我不得不为不久之后的中考做准备。然而,我却相信,初三的学习生活就像是一道绚丽的彩虹,在这里,到处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珍藏着努力的汗水,在这些背后,同时也一定会散发出成功的芳香。的确,初三就是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但细细品尝,便会发现其中的甘甜;初三就是一个还未实现的梦想,一旦努力一些,便会发现梦想离现实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因为,走进了初三,就是多姿多彩的日子。初三我来了

  又一个炎炎夏日,又度过一个短暂的假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味道——初三的味道。初三已经在我不经意之间,悄悄向我袭来,向我靠近。

  整个假期,父母都在与我谈论着初三,说着它的辛酸,说着它的重要……不长不短的交谈中,初三这个词语已经密密填满我的心房,印在我的头脑之中。

  初中的艰苦,是我早知道的,读完初三的师哥师姐早已经在我面前抱怨着初三的艰苦,抱怨着枯燥无味,初三在他们眼中就如“苦”字一般。我深信他们口中的初三,他们口中的初三在我眼中就如同人生中的一段艰难险形的道路,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人才能成功地通过这段路。

  我不想落后在别人后面,不想在人生中留下任何遗憾。我将抱着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的态度,在初三奋力拼搏一把,让老师为我骄傲!让家人为我自豪!

中考作文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材料准确地把握主旨,提炼论点;

  2、学习按照”引议联结”的方式构思,能在主体部分运用正反对比式或并列式结构。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会写简单的议论文,中考也经常考材料型作文的写作,所以我觉得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初步写作。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议论文的时候,进行过三次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第一次是对议论文的写作方式的一个初步感知,指导初步运用“引议联结”式的结构,要求观点明晰,会引名言、举实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这一次仅限于是指导大体模式;

  第二次将指导重点放在“会恰当的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学习在引用论据后进行适当地论证”,即会举例、会析例;

  第三次写作既延续上次的举例、析例训练,又提出在“联”这一部分将自己的思路拓展开来,提出运用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思路增强作文说服力的要求。

  现在浏览当初的教学设计,感觉在“举例、析例”方面的指导还比较具体,给出了三种比较具体的方法:“探因分析法、评析法、反向假设法”,当时训练的效果也比较好。而如何指导学生提炼论点、如何构思出正反式或并列式的论点,仅限 于老师提出了写作要求,给出了一些范例,并没有指导学生该怎样做。所以,这一次当小组内定出“作文指导”这一研讨课主题时,我反复思考,把这一次写作指导的重点放在审题与构思上,即“指导学生提炼论点、会列举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的分论点”上。这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也是学生进行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教学过程: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进行材料型作文的写作指导。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材料准确地把握主旨,提炼论点;

  2、学习按照”引议联结”的方式构思,能在主体部分运用正反对比式或并列式结构。

  环节一:分析河南中招命题规律与趋势,引出材料型作文的写作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展示的是河南省20xx——20xx四年中考作文的考查方式和题目,仔细观察,看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生思考一分钟

  师:找一找共同点。这四年的共同点是第二个题目都是——

  生:材料作文。

  师:对,都是材料作文,而且要求都一模一样,都是“根据材料寓意,自拟题目”,只是材料有所不同。

  课件展示分析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河南近四年都是二选一的作文,且材料作文为每年必考方式,命题和半命题出现的几率占一半。从命题趋势上看,20xx年依然会沿用此种考查方式,分值保持在50分,“家庭、学校、社会、人生”几个话题依旧会是20xx年中招命题的主旋律。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尤其需要考生们重视。

  (反思:当初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明晰中考作文命题趋向,引起对材料型作文写作的重视,这样的导入设计很平淡,但我觉得比较实用,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能够为下边的训练节省时间。一个应该改进的地方:课件上已经把四年的作文类型题目及题目都展示了出来,四年的材料作文还特意用了红色字体,学生应该很容易看出来。如果叫两个学生分析一下,没说到的地方教师再补充一下,可能会更自由一些。可能是自己太想直奔主题了,所以就自己引着叙述分析了下去。)

  环节二:介绍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及写作分类

  师:我们先来看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课件展示)

  ①故事型:它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寓言故事。

  ②论说型:它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议沦文段。

  ③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④情景型: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生活场面,特别的细节)。

  ⑤图表型:漫画、图表、照片等。

  再来看材料作文的分类:

  ①供材料写记叙文;②供材料写议论文;③供材料写说明文;④供材料写应用文;⑤根据材料写局部(补写);⑥根据材料缩写、扩写、改写。

  师:但不论是根据材料写哪一种类型的作文,都需要根据什么来进行写作?

  生齐答:材料的寓意。

  师:对,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需要根据材料的中心来写作。所以今天我们练习根据材料写议论文就进行两个方面的训练——审题与构思(师板书题目)。

  (反思:现在再来看流程,感觉课堂开始之初已经展示了学习目标,这一次再提出“审题与构思”这个指导重点感觉有点不太流畅,可以把目标展示放在这个环节后再展示。)

  环节三:吹尽黄沙始见金——解读材料,把握核心

  (一)审题指导

  师:作文材料形式多样,完全没有规律和热点可循,真可谓“防不胜防”。但所有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点:含义深刻,蕴理于文。简言之,就是出题者择取材料的意图明显。大家从以下方面抓取材料本质——第一种方法:善于抓取对话重点和关键词,剖析材料中心,明确主旨走向。

  和某些小说相似,材料作文中的一方对话,往往是作者的“代言”。这些对话往往有比较或对比的信息,这就是作者想突出表达的观点。

  我们来看20xx年材料作文《橘子和苹果》,请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生1读: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你和大家分享啊.”橘子回答说.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小瓣呢?是为了让一个人吃吗?”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师:这里边有两处对话,第一处是小姑娘和谁的对话?

  生:橘子。

  师:他们对话的关键词是哪一个?

  生齐答:分享。

  师:第二处是小姑娘和苹果的对话,这里边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齐答:奉献。

  师:通读两个句子我们可以发现两句的答语中都能表达“与人”“大家”这样向外含义,那本文中观点应该定在“分享”或“奉献”上了。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方法:寓言、漫画、诗歌要看寓意、中心。

  如这样的寓言(请一名学生来读,担心后边的同学看不清屏幕):

  一个自以为怀才不遇的青年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上帝从路边随意拾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我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青年摇了摇头。上帝又把手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问青年:“你能找到那枚金戒指吗?”“能。”果然,青年很快就找到了。上帝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师:你明白了什么呢?把你的想法给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相互交流)

  师:一句话把握一下材料的寓意。XX,你来。这一竖排同学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它的寓意是:(迟疑了几秒)是金子总会发光。

  生2:一个有才华的人不要抱怨环境,是金子总会发光。

  生3: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要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听不清,师引导,补充了一个词:一蹶不振)。

  生4:是金子总会发光,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生5:是金子总会发光,只有——(没说下去)

  师:还没想好,是吧?请坐。刚才第一个同学说了一个“是金子总会发光”,后边一溜都串了下来。刚才有同学笑,看来对材料的寓意有自己的理解。谁来说一说?

  生6:自己真的是块金子,才能够让别人发现。

  生7:只有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才能让别人发现。

  师:我们来看材料里的提示语:“自以为怀才不遇”,说明是不是真的很有才能?也不见得。上帝的两次举动就提示他要把自己变成一块金子。也就是说,要想让别人发现你,应该首先完美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或者说应该在自己身上寻找“不遇”的原因。

  (反思:这个环节当时很尴尬,本想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叫起来发言的一排学生说的都不靠谱,而且第一个学生说了一个“是金子总会发光”,后边的几个全跟着顺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录像,是我的安排有问题:读完材料之后,我让同桌相互交流从材料中明白了,之后就直接提出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寓意,没有再给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所以第一个学生的发言明显迟疑了几秒,后边的同学可能觉得前边的同学语文程度比较好,受了影响,也跟着一路错误地溜了下来。另外,这各环节本意是结合这个材料指导学生抓寓意提炼观点,应该是谁想好了自由发言,起一个引领的作用,不应该是这种“检查式”的提问发言。)

  师:我们再来看两种方法。

  3.照片要看对比突出的主题;画面往往有需要在对比不同的信息比较中才能表达自己的主旨。

  4.打开思维,在遵循基本主旨不变的前提下要合理提升高度,开阔视野,力求有自己的独立思维。

  (反思:

  1.第三种方法没有举相应的例子,举个例子会好一点;第四点要求可以不提,因为初中生是刚刚接触议论文的写作,这样的要求有些拔高了。

  2.后来研讨时,凯云老师提出:学生该怎样确定材料中的关键词、怎样确定材料的寓意,是不是再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指导。这些自己在备课时真的没有想透彻,还需要自己钻研一下;另外也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疑惑:语文阅读里的一些东西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如一篇文章的中心,就如一段话里的关键词,到底该怎样给学生点拨?)

  练笔一:20xx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师:下边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小练笔,这是河南省20xx年中考作文材料,请结合材料提炼出论点。师读材料: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请大家结合材料里的关键词语,提炼出论点,写在课前发的练习纸上。

  学生用了四分钟的时间分析材料,写下自己的'观点,教师巡回检查。

  学生发言。

  生1:人生要有梦想、有追求,在梦想的基础上更要有实力。

  师:有梦想、有追求,更要有实力。

  生2:梦想与行动密不可分。有梦想并为之行动,梦想就可能实现;只有梦想但不行动,梦想也会无济于事。

  师:后边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句子是什么?

  生2:梦想与行动密不可分。

  生3:梦想必须与现实相结合。

  师:概括得很简练。

  生4: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

  师:好的,请坐。刚才我叫了四个同学,谁还有补充吗?

  生5:要用梦想来引领行动,要用行动来实现梦想。

  师:这个句子很精练。好的,我们来看一下材料:首先要找出材料里的几个关键词:造房子、梦想、砖头、拥有等。大家要注意,刚才我看几个同学的观点,发现有几个同学写的观点里就有造房子、砖头这样的词语,注意这里取得是它的比喻义,不要单纯理解为本意。“造房子”指的是?

  生:梦想、成功

  师:梦想、目标、成功都可以。这里的“砖头”是什么?

  生:行动。

  师:是持之以恒的行动和努力。所以这个材料的论点就应该定在“梦想与努力”“成功与努力”等关系上。

  师:我们再来进行第二次训练。男同学都非常喜欢踢球,关于球王贝利的一个故事: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学生思考两分钟,发言。

  师叫一竖排学生发言。

  生1:(没想好,不语)

  生2:逆境造就人才。

  生3:磨难有助于成功。

  生4: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具有竞争意识,才能成功。

  师:艰苦的环境,竞争意识,提到两点,很好。

  生5:逆境早就人才,经历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更强大。

  师:好,刚才看到xx写的不错,你来读一读。

  生6:竞争提高能力,逆境造就成功。

  师:很精练的句子。

  生7:逆境造就人才,安逸……

  师:想来个对偶,但是还没有想好,是吧?可以说安逸会带来衰亡等。运用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的观点。同学们还有别的观点吗?

  生8:成功的大门永远向那些努力的人敞开。

  师:请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材料:人物对话中有对比或作者想突出的内容,贝利的话里想突出哪几个词语?

  生:竞争意识、贫穷。

  师:为什么儿子会缺乏竞争意识?“因为他很富有,而我小的时候却非常贫穷”,当然竞争意识能使人走向成功,而这个竞争意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贝利强调自己小时候贫穷的家境,贫困的环境能磨练人才。刚才很多同学提到逆境、挫折、磨难等,这些都是比较合适的观点。(转向生8)现在明白你的观点合适吗?

  生8:不合适。

  师:观点定好后,就可以拟题了,例如: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

  (反思:这两次小练笔我认为进行地比较成功。一是没有给学生很难的材料,这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二是第一次练笔给了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4分钟,学生有时间仔细思考、组织语言;第二次练笔思考的时间就只用了两分钟。三是自己能够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尤其是根据最后一个学生的不合适的观点所作的点拨。常常汗颜自己语言的贫乏,做不到精妙的点拨和升华,逐渐努力吧。)

  环节四:布局有方才匀称——迅速构思,结构清晰

  师:第二方面的训练,咱们讲的是构思。材料作文基本的写法原来我一直讲四个字,是哪四个字?

  生齐答:引议联结。

  教师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引”是什么?

  生1:“引”是引材料,引出材料中的观点。

  师:“引”应该是引用材料。引用材料需注意什么?

  生1:抓住中心。

  师:抓住和中心相关的材料进行叙述。

  生2:引材料时不能太过于概括,还应该抓住中心引材料。

  师:因该是“围绕”。我满来看一下屏幕:引材料不能抄大段原文,要概括;另外不要不印材料,直接进入议论。容易使人感觉脱离材料;即使你写的作文寓意非常鲜明,紧扣材料主题,也最好在开头一两句话联系一下材料。如:读了这个故事……,材料中的XX人物的经历启示我们……

  第二步是“议”,“议”是什么?

  生3:议就是举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还不太理解。谁来说一下?

  生4:议就是围绕你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生5:议就是引出自己的观点。

  师:议就是对刚才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看来大家对大致的写法是掌握了一些,但术语还不太会解释。下边“联”这一部分才是对你的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解释一下,“联”是什么?

  生:联系社会、现实。

  师:还有自身的经历等等。最后是“结”,怎么理解?

  生6:“结”就是根据中心对文章进行结尾,顺便呼吁大家。

  师:对大家发出号召。这里边还应注意重新回应一下开头的材料。

  (反思:这一部分进行地很尴尬,原以为学生对“引议联结”式的结构理解得比较好,哪知道学生一发言误差就比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原来讲材料作文的写法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学生对术语比较陌生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

  师:“引议联结”这四部份里边那一部分需要大家写得最细致、篇幅最长?

  生齐答:联。

  师:原来我们讲作文“凤头、猪肚、豹尾”,联这一部分相当于什么?

  生齐答:猪肚。

  师:对,肚子,肥肥胖胖的,内容一定要充实。怎么样把内容写充实呢?我们来学习这两种方法: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我们先来看“正反对比式”。

  屏幕展示,一生读材料:

  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托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师:不仅是分论点可以对比,而且论据和材料也可以对比。例如:

  举例一:

  中心论点:学习要虚心

  正面论证:虚心使人进步。

  反面论证:骄傲使人落后。

  举例2:

  中心论点:对待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

  战胜挫折,能使人走向成功。(举正面例子并论证)

  逃避挫折,等待你的只有失败。(举反面例子并论证)

  学生齐读例子。

  练笔三:

  中心论点:要珍惜青春

  正反对比结构:(提示格式:关键词语+做法+结果)

  正面论证:珍惜青春, 。

  反面论证:虚度青春, 。

  学生练笔,时间为四分钟。

  请一排同学展示:

  生1:珍惜青春,美好未来向你招手;浪费青春,万事化为蹉跎。

  生2:珍惜青春,让青春如朝阳般绽放;浪费青春,耽误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美好的未来。

  生3:珍惜青春,就会珍惜时间,活得充实;浪费青春,就会浪费时间,一事无成。

  师:想让句式再工整一些,还可以在字句上再斟酌一下。

  生4: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给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浪费青春,虚度时光,会使自己感叹惋惜。

  师:后边这个词语不错,“感叹惋惜”。

  生5:珍惜青春,做完美的自己,会走向一定的成功;浪费青春,会虚度时光,可会走向失败。

  师:虽然语言不够精炼,但结果对比地很清晰:走向成功,走向失败。谁还有,把自己的观点展示一下。

  生6:珍惜青春,珍惜明天,人生将精彩而充满幸福;浪费青春,无所事事,人生将枯燥而乏味。

  屏幕展示一个示例,学生自由读。

  正面论证:如果珍惜青春,就会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建功立业,一生有为。

  反面论证:如果虚度青春,则会一事无成,“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并列式:

  师: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论点的正确。因为涵盖了不同的情况,所以文章也就有了非常强的说服力。议论文并列结构模式通常表现为:

  (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2)本论

  A、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B、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C、分论点3+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3)结论(照应全文)

  师:怎么把分论点阐释开来?可以阐述内涵,分析原因、揭示地位、作用、价值,提出策略。可用的格式为:

  关键词+是……

  关键词+是因为……

  关键词+需要(或能够等)……

  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做笔记。

  例一:以“向挫折微笑”为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

  学生齐读:

  (阐述内涵)

  分论点一:向挫折微笑,展示的是勇敢者不屈的信念。(童第周)

  分论点二:向挫折微笑,体现的是乐观者奋起的动力。 (爱迪生)

  分论点三:向挫折微笑,凸显的是无畏者执着的毅力。 (徐霞客)

  例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心论点:不动笔墨不读书

  (揭示作用)

  学生齐读:

  分论点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

  分论点二: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

  分论点三: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

  练笔四:《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1)开头部分:排比句式,提出总论点: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2)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 (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 (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 (利于爱情的沟通)。

  (3)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观点。

  学生思考,写,用时5分钟。

  学生展示:

  生1: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打开真心朋友的心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巧妙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

  师:三方面,友谊、人际沟通,拉近心灵距离。

  生2: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使沟通更加和谐,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容易使人理解,从而使沟通更简洁。

  师:第三句没想好,是吧?前两句不错,请坐。

  生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获得一份得之不易的友情;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为自己赢得他人的尊敬。

  师:语言比较流畅。

  生4:沟通师生之间的钥匙,叩开了久寂的大门;沟通时邻国之间的互助,放飞了和平的白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相互慰藉彼此的心灵。

  师:不仅句式整齐,而且语言还很美。第三个与第一个句式有点重复了。像XX这种思路,还可以由个人到社会到国家,同样,亲情、友情、爱情这也是一中思路。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学生自由读。

  (反思:这一部分的训练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现在反思有一个环节安排不太合适:如何列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的观点,这种思路的总结不应该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结合例子分析,之后教师再总结出来,最后是学生练笔,这样课堂的生成性更强一些。)

  环节五、课下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引议联结”列出一个详细的议论文结构提纲,要求“联”这一部分运用正反对比式或并列式结构,自拟题目。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俩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课后反思:

  1、学生的收获。

  这一节作文指导讲的是以前的作文指导课上没有讲到的方法,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首先,审题训练,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寓言故事的寓意提炼观点,如果材料难度不太大,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提炼出比较恰当的观点。其次,指导学生列出正反对比式的分论点,有一半学生的观点明晰,句子通顺,有对比的意味。第三,指导学生列出并列式的分论点,仅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列出来,并且不敢细致推敲词句上的问题。在备课时我预想的目标就是让大部分学生会审题、会列正反对比式的分论点就可以了,这样在写材料作文时结构就比较清晰,在主题部分也能够展开论述了。至于用并列式的分论点式来构思文章的主题部分,这个要求比较高,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理解、接受,也能够列出来;中等及靠下程度的学生可能思维没有达到,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局限,这个要求就难以达到了。因为是中考复习指导,就不能顾及面向全体学生了。这既是遗憾也是现实。

  2、环节的安排

  和东艳老师的课相比,我的课堂属于中规中矩的教师指导课,老师指出一二三,学生照做,课堂环节教师控制得多,课堂的生成性不强。我觉得这也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在作文指导方面时间毕竟不多,备课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得多一些,在教学方式上考虑得少。走在学生后面,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

  3、教师的点拨

  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点拨和激励很重要,学生提炼观点也好,列出并列式或者对比式的分论点也好,多少是要存在一些语言或思路上的问题的。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纠正问题,使学生在发言后得到收获,尤其是正面的示例,效果会更好。我所期待的语文课堂也是这个样子,一直在努力,但在课堂上,自己语言的贫乏还是表露无遗,汗颜又惭愧,自己离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距离还很远。努力吧。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社区团购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论坛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电地暖 网站转让 鲜花 书包网 英语培训机构 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