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祝福文案 > 其它祝福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

2950

【简介】感谢网友“2950”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为了祝福明天,驱除瘟神疫鬼

放鞭炮和点明灯旺火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但灯火只有光亮,却没有声音。光亮能够驱鬼避邪,声音更能避邪驱鬼。

新年之际燃放爆竹,已成为人们代代送旧迎新的一桩盛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爆竹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为束帛气为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今天人们燃放鞭炮,已无驱魔逐鬼之意,全是为了欢庆节日,振奋精神,增添欢乐气氛。爆竹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多种多样,有单响、双响、百子千子鞭炮等;名称也越来越富有诗意,如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每到除夕之夜、春节降临之零点时,中华大地与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齐放鞭炮,百花齐放,万炮轰鸣,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万家欢乐庆团圆,成了华夏民族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传放鞭炮的来历是从宋代发明火药之后开始的,也有说火药是魏晋时期道士炼丹发明的。魏晋时期纸张昂贵,不可能用纸做鞭炮,很可能是用竹筒填上火药做成的。

放鞭炮与姜子牙有关。相传姜子牙帮助周武王灭了商封王,就上封神台去封神。一个个功臣都封完了,他老婆马氏却跑来了。姜子牙在渭水钓鱼等待周文王时,老婆就嫌他穷,一跺脚走了。现在打了天下要封神了,她跑来要神位,就没好气地说:封你一个扫帚星,只有三十晚上可以下界,哪儿黑就往哪儿钻。后来,过年放鞭炮就是为了崩扫帚星,让她没处躲藏。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竹子很多,过年时就烧竹杆竹枝,发出一些声响来。根据古书记载,鞭炮原来叫爆竹,就是烧竹子造响动。有了火药之后,特别是造纸技术提高之后,用纸做炮才时兴起来。特别是成串的小鞭,几乎全是纸和火药做成的,编到一起像一条鞭子,所以才有了鞭炮的说法。在南方还有大年夜摇毛竹的习俗。说是某座山上有一个山角精,它总是骗人吃人。春笋、冬笋弟兄二人,一个勤快懂事,一个好吃懒做。这天冬笋听到外面有人喊他到后山去吃甜番薯,他就信以为真地跑去,结果被山角精抓住了。要不是春笋哥哥在家摇动毛竹,竹叶飞去遮住山角精的眼睛,冬笋就死定了。第二天山角精又喊冬笋,冬笋又受了骗,跑过去就被山角精喷出的毒气毒昏了。这时春笋又摇动毛竹,并且和毛竹一起赶到,才把山角精压住了。

春笋冬笋便也长在了泥土里。据说现在大年夜时,当地人还让孩子们去摇毛竹,既是为了避邪,也是要让孩子学习毛竹的为人,还要孩子长得像毛竹一样高大挺直。

为什么春节放鞭炮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的时间:凌晨12点

春节一般是在初一凌晨12点的时候放鞭炮,意味着辞旧迎新。

除了团圆饭、“关财门”、“开财门”这些较为集中的烟花爆竹燃放的时间,各地区燃放的习俗也有不同,例如有的乡村会在春节期间客人来拜年时燃放鞭炮,有的家庭会在夜晚带着孩子一同燃放玩具烟花。

鞭炮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因为红色喜庆呀,所以鞭炮也做成红色的.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春节放鞭炮有什么寓意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春节放鞭炮安全小常识

不要让孩子放一些威力比较大的花炮。

鞭炮威力大小不同,所产生的爆炸声响不同,对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有的含炸药量多、有的含炸药量少,大人们应当让孩子去放一些含炸药量少的鞭炮。

尽量让孩子每次少放几个。

鞭炮一般被编在一起,大人们应当告诉孩子让其每次少放几个,不可让其一次齐放多个,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因为多个鞭炮爆炸而迸溅到孩子身上或脸上,造成严重疼痛感。

大人应当做好看护工作。

放鞭炮过程中,可能稍不注意就会伤着孩子。所以大人们应当时刻看护着孩子,指导其怎么玩、禁止去做哪些事情,都要及时告诉他或帮助他,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不要将鞭炮投放在易碎容器中。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要让其将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若将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很可能会因鞭炮爆炸将容器爆破,一些碎片可能会迸溅到孩子脸上、眼中等,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不要将鞭炮向干燥的木柴中投放。

鞭炮燃放后投入干燥的木材中很可能因为鞭炮的爆炸而引发木柴着火,假如木柴面积大,那么火灾造成的危害那是相当严重的。

不要让孩子手拿着鞭炮燃放。

鞭炮含炸药量再小,在爆炸的那一瞬间都会对手部产生危害。所以大人们不要让孩子亲手拿着鞭炮燃放,应当将鞭炮在地面放好后再去燃放。

点燃鞭炮导火索后立即远距离躲开。

有些孩子可能会在点燃鞭炮导火索的时候故意等待一会,这样做很可能会因为鞭炮爆炸而伤着眼睛、手或炸破衣服。所以点燃鞭炮导火索后应当让孩子立即躲开。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阅读地址: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