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十二时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一昼夜被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原来每分每秒都大有来历,都那么美……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子时】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23时~当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一句作疏时云:“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天色由黑到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鸡鸣 而食,唯命是听。
——《春秋左传正义》
【丑时】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鸡鸣”,《辞源》注为:“兵器名。”《辞海》则注道:“《诗经·齐风》篇名。乐府《相和歌》曲名。戈的别称。”这两部工具书都缺注了十二时中的“鸡鸣”的词义。鸡被古人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风雨》)等。
鸡鸣洛城里,禁门 平旦 开。
——鲍照 《代放歌行》
【寅时】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间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这句里的“气”,系指“天空的云气”。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日出 有曜,羔裘如膏。
——《诗经·桧风·羔裘》
【卯时】
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膏。”“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很多。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再如晋代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朝晨发兮鄢郢 ,食时 至兮增泉。
——王逸 《九思·守志》
【辰时】
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礼记·坊记》)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还有,《文选》中任昉的《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文说:“淮南取贵于食时。”刘良注:“汉淮南王安好书,天子为使《离骚传》,朝受诏,至食时进之。”
至于衡阳,是谓 隅中 。
——《淮南子·天文训》
【巳时】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角为隅”,那么这个隅(即斜角)与时间有什么联系呢?如果以《淮南子》的作者——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人的著书之地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观测点,人们在巳时观察,衡阳、昆吾两山皆在南方,当太阳运行到衡阳上方,还没有运转到昆吾上空时,长安观测点与衡阳上方的太阳的连线,同观测点与昆吾上空的太阳的连线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以长安为基准测位测得的巳时与午时这两个时辰形成的交角。这个交角就是太阳在隅中初临时与其在正中时所形成的东倾斜角,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段为“隅中”。
《春秋左传·昭公五年》载:“‘日之数十,故有十时。’(西晋杜预)注:‘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第。’”这条注释也可作“隅中”一词的古文例证。
与庄贾约,旦日 日中,会于军门。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午时】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有例为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列子·汤问》:“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另外,《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日中”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诸客奔走市买,至 日昳 皆会。
——《汉书·游侠传》
【未时】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又《汉书·游侠传》:“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日)至于悲谷,是谓 晡时。
——《淮南子·天文训》
【申时】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古时“晡”与“馎”相通。《说文段注》:“馎,申时食也。……‘馎’,一作‘晡’引申之义。凡食,皆曰馎。又以食食人谓之晡。”
“晡”(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资治通鉴·唐纪》里有使用“晡时”的例子:“晡时,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古人还常常以“晡”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日入 而说,许偃御右广。
——《春秋左传正义》
【酉时】
“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它指每日的17~19时。
“日入”一词似始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在《庄子·让王》中有这样一段话:“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 后。
——欧阳修《生查子》
【戌时】
指太阳落下,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黄昏”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里经常出现。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词人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美好时刻来使用,是极确切的。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流露了作者李商隐对自己年华迟暮的慨叹。
晻晻黄昏后,寂寂 人定 初。
——《孔雀东南飞》
【亥时】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我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熙宁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了解了“人定”的时间概念,就可以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为什么《史记》中没有为司马错列传
很简单,因为资料不足。
目前得到的司马错的资料,都是后来考古学家在发掘其他资料时,因司马错与之相关,所以从侧面了解到的。
根据《史记》上对司马错的描述,只是简略介绍了司马错的功绩,其余细节都是“注”里的,某些方面还不如《战国策》更全面,而三家注和《战国策》时间更晚,或许是因为后来又得到了新的资料,才能对司马错的生平事迹予以补充。
司马迁著《史记》时,更注重有始有终,本着严谨二字,以备考、据。如果是当时现有的资料难以考证的事迹,除了上古传说里帝、王那个级别的人物,其他人任谁也是留不下列传的。而司马错恰恰是个“无始无终”的人物,很显然他也比帝王级差得远,自然就没机会得到列传了。
更何况,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如果给他开绿灯,未免瓜田李下,司马迁便更要谨慎了。
千古经典司马迁的《史记》有哪些名句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0【第1句】: 大行不顾细谨。《项羽本纪》
欲成就大事业,就不必顾虑那些细小的琐事。
0【第2句】: 见微而知清浊。《吴太伯世家》
目光远大的人,只要看到些许小事情的端倪,即可判断出其是非清浊。
0【第3句】: 时难得而易失。《齐太公世家》
好的时机很难获得,但是却很容易丧失。
0【第4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齐悼惠王世家》
应当果断做决定的时候,却踌躇不决,必然会招致灾祸,而受其困扰。
0【第5句】: 趋舍有时。《伯夷列传》
隐居之士其退机遇各有不同,有附骥尾而得名闻天下,亦有没世而名声亦随之湮灭者。
0【第6句】: 持方枘欲内圆凿。《孟子列传》
工匠制造木器时,若欲将方,形的笋头,插入圆形的洞穴中,一定不会合宜的。喻事之不可行也。
0【第7句】: 月满则亏。《蔡泽列传》
月圆之后紧接着而来的,必然是上弦月与下弦月。比喻人世间一切事物盛极之后,必然会逐渐衰颓。
0【第8句】: 交绝不出恶声。《乐毅列传》
一个君子虽然与人绝交,但是却绝不会在第三者面前,恶言中伤对方。
0【第9句】: 胶柱而鼓瑟。《蔺相如列传》
柱为瑟上的雁足,可以自由移动,而调节瑟弦振动的速度。若粘住雁足,则弦音必然单调而毫无变化。以此比喻拘泥而不能变通之意。
【第10句】: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列传》
有些朋友虽然彼此交结多年,但是纵然双方头发都已斑白,交情却仍然淡薄有如新交一般。有些朋友则不然,彼此可能初次在路上相遇,隔着车窗互相倾谈时,就亲密得仿佛已经相知许久似的。
【第11句】: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贾谊列传》
所谓贪夫殉财,即贪得无厌的人会为追求钱财,而不顾性命的安危。至于烈士则会为追求良好的声誉,而情愿奉献生命。
【第12句】: 色衰而爱驰。《吕不韦列传》
以姿色侍奉君王的人,一旦其年纪老大姿容衰落之后,他所获得的宠爱就会逐渐淡薄。
【第13句】: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
大丈夫会为了了解自己,赏识自己才华的人,而不惜牺牲生命。女子则为了喜欢自己,爱恋自己的人,而修饰容貌。
【第14句】: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淮阴侯列传》
失败的将军,没有勇气再与人谈论战阵之事。
【第15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赞》
由于桃树、李树会开花结果,因此他无须招呼大家,而树下自然会成为道路。这是比喻有德望的人无须登高疾呼,而四方群众自然会争相归附。
【第16句】: 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淮南王列传》
善意的忠告,听起来虽然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种忠告对于我们的行事,却有很大的益处。
【第17句】: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列传》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往往会随着彼此的生死、贫富、贵贱等变化而迁移。
【第18句】: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列传》
无论多么勤奋的农人,辛劳一年所能获得的收入,总是比不上丰年时的收成。入朝为官的人不论多么尽忠职守,努力工作,其所受重用的程度却总不如遇到良好的机缘,获得君主的赏识,能建立良好君臣关系的人。
你喜欢哪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为什么《史记》中没有“墨子列传”
谢谢,这个问题有趣,试着说说。其实这个事,以前我也没有注意到,看了这个问题去翻了一下《史记》,发现还真是这样的。《史记》这部巨著居然没有给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单独地写一篇列传,只是在讲孟子和荀子时顺带地提了几句墨子的事情(一共24个字),墨子这么重要的人物,居然没有列传,没有列传就算了,居然就只写了24个字,司马迁这是为什么呢?
有种说法认为是:司马迁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仇视为劳苦大众“代言”的墨子,一般人读了墨子的书,总会觉得墨子的气质是很“工农”的,古代文人都是“士大夫”,都是剥削工农的,自然也看不起“工农”的代言人——墨子。战国时代很多人就说墨子是“贱人之所为”(贱人的意思是从事低档工作的人,也就是工农群众),荀子也说墨子的学说是“役夫之道”,也就是说墨子总是有劳动人民的情绪,境界不够高。所以司马迁不替墨子写一篇列传,是因为歧视劳动人民,连带也看不起墨子,真是这样的吗?
这一说法看似有点道理,仔细看《史记》会发现,却完全是误会,因为司马迁对墨子的思想还是很推崇,司马迁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里说“墨者亦尚尧舜之道”,并总结墨子的思想是“强本节用”,阐发的是“人给家足之道”,并且说“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不能废也”。你看评价还是挺高的,没有看不起墨子的意思啊!但司马迁为什么又不给墨子立传呢?
我想认为司马迁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歧视墨子而不给他立传是现代人的误会,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墨家自己。要知道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的内部纪律、提倡坚持组织信念、艰苦奋斗的民间社团,说白了,墨家跟诸子百家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不一样,不完全是一个“学派”,而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团体,他们做事都很隐秘,外人多数都不知道(当然,有些传奇故事流传也不少,但很难搞清楚史实),他们的“圣经”——《墨子》的内容,有很多是“实践性”和“神圣性”结合的东西,这部书大概主要在民间社团中秘传,直到晋朝,才有人给他写注,司马迁那个时代,墨子的书是不流行的,现代学者们分析,大多认同《墨子》这部书也不是一个人在某一个时间写成的, 而是不同时期墨家的集体创作。这个历史背景对司马迁写《史记》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就是作为一个思想家,《墨子》其实不太能说是墨子的思想,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社团老大的墨子又没有什么“真实”的故事(弟子吹出来的传奇故事,司马迁大概有信不敢相信),这样专门替墨子写一篇“列传”,从资料上来说就写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非写“小说”,但司马迁并不是要写小说啊!
史记中有多少个列传呢
《史记》的列传共有70个,根据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记载是列传七十,原文如下: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一、史记的体制
【第1句】:表:表是纪年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的大事件。
【第2句】:本纪:则是王朝的主体事迹以及帝王的生平。
【第3句】: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
【第4句】:世家:则是各个诸侯国的主要事迹或者王侯的生平。
【第5句】: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
二、七十列传目录
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如何看待《史记.商君列传》
看《史记 商君列传》这样的史料记载,至少要从两个方面看。
一是基本史实,二是作者的点评。
首先说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太史公大体上总结认为,商鞅是个天性残忍少恩之人。
商鞅像
司马迁的根据是,商鞅虚饰浮说,并没有真才,受到重用就是因为宦官的缘由。等到商鞅受到重用后,就惩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昂,不听从赵良的规劝,从这些看出商鞅的刻薄少恩。
并且司马迁还声言,亲自看过商鞅写的“开塞耕战”之类的书籍,其记载内容和其做法一致,最终在秦国新君即位后身败名裂,这都是有原因的啊。
再看史料记载。
司马迁现实回顾了商鞅在魏国不受重视的遭遇,再写他想办法得到秦孝公的注意,而后受重用,实行变法,而后变法有成效,而商君不听劝告,不知功成身退,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司马迁对商鞅并没有太高的评价,对其功绩的描绘,也是抱着极其冷静和客观的态度。
先不说商鞅的人品,单说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作用,相信不用多说。正如《史记 商君列传》所言:“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随后,商鞅虽死而秦法不废,最终以此富强,卒并诸侯。
而要在短时期内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能是严刑峻法,言必行而行必果,就算是太子违令,也受到处罚。这样一个结果就是“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也是改革者必然面对的事情。如果说商鞅有错,还真的就错在不听从赵良的规劝,司马迁着重刻画了赵良对商鞅的规劝,用了大段篇幅,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是最终商鞅的回应就四个字:“商君弗从”。
似乎商鞅就是个固执而绝情之人。
司马迁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特别是站在汉代的正统立场上,对秦朝,及商鞅,均没有过高的评价,从《史记 始皇本纪》中全录贾谊《过秦论》之文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相反,司马迁对灭亡秦的项羽之纪确是褒义隐见,除了太史公对项羽的同情理解,对汉正统之维护,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史观,在客观记载史实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情感态度,也正是如此,今人读《史记》,才能读出其中的爱恨情仇,人物性格与特色跃然纸上。
司马迁像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史记有五个体例: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除了书是记录制度方面的之外,剩下的四个体例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宰治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这种例外也隐含着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
萧何完全有资格列入世家。史记之中的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的朝廷之中的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本身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萧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的家族之中的十几口人都跟着刘邦出生入死。刘邦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关中向前线输送兵卒和粮草,才能保证刘邦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陈豨谋反,位于长安的韩信想要和陈豨里应外合,吕后听从萧何的计谋才除去韩信,再一次稳定住了大汉的江山。他的眼光非常有远见,他为刘邦举荐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入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抢夺珠宝,唯独萧何收集秦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以及天下地图,有了这些,刘邦才不至于像项羽一样疲于奔命。凡此种种功绩,列入世家绰绰有余。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刘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手下人几乎都遭受过他的辱骂,唯独张良是一个例外。刘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第一个想到张良,然后非常恭敬的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张良每次都能让刘邦从危难之中摆脱出来。因为出身富贵之家的缘故,张良这个人对金钱和财富都不是很在意。刘邦封给他的地,他不接受,送给他的珠宝,他全部都赠与别人。他仅仅接受了留侯的称呼。因为戚夫人的缘故,刘邦三番五次想要废除刘盈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最终张良暗中运作,才让刘盈地位得以保留。帝王家和普通家庭不一样,太子的废立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但是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张良的功绩列入世家也是绰绰有余。
韩信为汉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创立了不世之功业,按照常理因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是淮阴侯列传。公平吗?或许不公平,但是把他降为列传隐含着一种批评。韩信的出身贫寒,却是一个贵族。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显露自己的才华,所以宁愿受胯下之辱,却能在死刑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他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在自己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背叛汉,但是天下太平了,他却想着造反。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四军事天才,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是那样的不敏感。最后因为反叛,落的三族尽灭。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虽然留下了名字,但是不能成为智者,于是司马迁将他降为列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通过三个人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三个人性格的不同。萧何是一个圆滑的人,很精明,对于大局的判断很有眼光;张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怎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刘邦,知道怎么样功成名退;韩信是一个骄傲的人物,他有才华与天赋,却不能够在时局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再延误了机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史记货殖列传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什么意思
“千金之孑不死于市",说的是战国时期,陶朱公是亿万大富豪,他的二儿子杀了人,在楚国被捕,判死刑。陶朱公说:“谚语说,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于是装了千两黄金,派他的小儿子去营救。他的大儿子说:“弟弟有罪,您不派我去营救,却派了弟弟去,这是认为我没用,那我还活着干什么?”就要自杀。陶朱公不得已,只好派大儿子去,并叫他带一封信给他的好友庄生,嘱咐道:“你到楚国就去找庄生,把千金送给他,随他支配,千万别干预他。"
大儿子到了楚国,把钱交给了庄生。庄生说:“你快走,绝不能留在楚国,就是弟弟放出来了,也不要问其原因。”大儿子没有听庄生的话,住在楚国一个贵人家听消息。
庄生是极受楚王尊敬的人。他去见楚王道:“天上星星行踪有变,这是上天示警,对楚王不利啊!"楚王很迷信,大惊道:“这怎么办?”庄王说:“大王多做好事就可挽回天意了!”楚王立即传令,准备大赦囚犯。那楚贵人知道后马上回来何陶朱公长子道贺,说:“楚王即将大赦,你弟弟马上就要获释了!”大儿子认为:既然弟弟马上就要放出来了,那么白白送千金给庄生太不合算,于是就到庄生家把那千两金子要了回来。庄生大怒,又去向楚王说:“你大敢是好事,可我听见许多人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关在楚国,陶家派人贿赂您的大臣,大家说:您大赦是为了释放陶公子。”楚王大怒,说:“我做好事和朱陶公有什么关系?”于是下令立即杀了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才颁发大赦令。
陶朱公的大儿子只好把弟弟的尸首带回家。陶朱公说:“我知道你不能救回你弟弟。你从小跟我一起吃苦,知道艰难,所以舍不得千金。我原先派小儿子去,是因为他生下来就过富裕的日子,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所以他不会吝啬钱。这次去花钱的事,他去比你去好。这不,你惜钱害了弟弟了吧!"
后人用“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这个典故比喻富人家的子弟,不会被判死刑,因为钱可通神啊!
《史记·游侠列传》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游侠列传以郭解的事迹来描述了当时一个特殊群体。
游侠,他们多出身卑微,但做事重情义、轻生死,是伸张正义的侠士。
以郭解为例,郭解年少时内心狠毒,亲手所杀的人很多。藏匿亡命之徒犯法,掠夺财物,挖掘坟墓,这些事多的数不清。但是,他很幸运,总是逃脱,或遇上大赦。后来郭解长大后开始改变行为,收敛自己,以恩德报答怨恨。很多少年们都很仰慕郭解的行为,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郭解的名声越来越大!
名声越来越大,城里的一些贤豪之仕也都很敬重他,一些不能调解的事情都会请他来从中调解。用现代的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大了,朝廷里的人都能盯上他,就连当时的汉武帝都盯住了他,有大将军为他求情,反而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
被迫迁徙,最后满门灭族!
朝廷要把富家豪绅迁徙到茂陵,郭解家中贫穷,不够财产迁徙的等级,但是名单上有他的名字。他的名字是由县官提出来的,之后两家成了仇人,后来遭人陷害,导致灭族!
游侠列传反应了当时游侠之风衰退的无奈和嗟叹!
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里边都写了点什么内容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里写了两个老顽固因被自己所说的话堵住而活活饿死的故事。
概因纣王昏聩,残暴不仁,戕害天下,武王伐纣成功,普天同庆,这时来了两个老头子,名曰伯夷、叔齐,他们拉住武王的马,非要指责武王是以下犯上,是为不忠。武王不厌其烦地解释,这两老头就是不理解武王救民于倒悬的苦心。武王不理他们了,他们只好气愤地走了,并撂下狠话:我哥俩誓不做周的臣民,也不吃你周的粮食!
本就是一句气话,想是说说就罢了,没想到这边有人插话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大周的,所有的臣民也都是大周的,大周的土地上产的粮食自然也是大周的了。
这两老头一听,不好,但话已出口,若是收回,那多失面子。于是,哥俩四顾茫然,天下之大,竟无咱哥俩立足之地,还是走吧。结果他俩就到了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实在走不动了,就偷偷藏起来,美其名曰“隐居”。但又不敢公然买粮食吃,只得找些野菜充饥,不久因营养不良,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