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4006”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周公诫子阅读题答案
导语:《周公诫子》,中国著名的古训。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公诫子阅读题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第6句】: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以卑者,贵。贵:地位显要 B、守之以恭者,恭:肃敬,谦逊有礼.
C、由此德也。由:由于 D、聪明睿智 睿智:聪慧,明智
【第7句】: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方虚骄而恃气/子无以鲁国骄士 B、又相天子/伯乐相马
C、德行宽裕/由此德也 D、守之以恭者,荣/清荣峻茂
【第8句】:下列对课文内容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周公是要告诫儿子伯禽:贵为君王者,更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乃至精神内敛,重才不露,大智若愚。
B、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交代周公诫子的目的,突显诫子之必要性、重要性。
C、“不谦……桀、纣是也”是从反面阐说。说明了“谦德”的重要性。
D、末尾句以反问呼应首句,加强肯定语气。起到了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第9句】: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公诫子阅读题答案
【第6句】:C
【第7句】:C
【第8句】:B
【第9句】:(8分)
(1)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周公诫子阅读题及答案
《周公诫子》:中国著名的古训。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下面是周公诫子阅读题及答案,来看看吧!
【原文】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问题和参考答案】
【第19句】: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A、守之以、恭者。以:用。
B、吾于、天下亦不轻矣。于:在。
C、守以畏、者。畏:同"威",威严。
D、由、此德也。由:奉行,遵从。
【第20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
②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第21句】:文中哪句话是周公劝诫儿子最关键的内容?从周公的劝诫中可知他有何的品德?(2分)
这句话是:子勿以鲁国骄士。周公的品德是:谦虚谨慎,善于汲取人才。
【译文】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文章结构分析】
本文虽只1段,但按照“起、承、转、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摆出观点:“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第二层(第2—5句):正面阐说论点。
第三层(第6句):反面阐说观点。
第四层(第7句):总结问题,突出中心。
周公诫子的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第14句】: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B.守之以恭者,荣 荣:荣华显贵。
C.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
D.守之以愚者 愚:愚拙,不巧伪。
【第15句】: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
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之:的。
C.混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
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
【第16句】: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一饭三吐哺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C.博闻强记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可不慎欤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
【第17句】: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第18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第19句】: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阅读答案:
【第14句】:(3分)C
【第15句】:(3分)B
【第16句】:(3分)D
【第17句】:(3分)A
【第18句】:①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② 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第19句】: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周公诫子》阅读答案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第19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成王封伯禽于鲁:②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③犹恐失天下之士:④守之以恭者:
【第20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第21句】: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第19句】:把、也、还、肃敬,谦逊有礼
【第20句】:①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② 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第21句】: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