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5365”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幼儿的话语不该被充耳不闻
在一所幼儿园观摩教师讲授"浮力"的课程时,笔者看到这样一幕师幼沟通的情景:教师准备了塑料泡沫、水盆等材料,问幼儿如何让物体A从河的一边到另一边去。此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各自的想法,"让A飞过去,给它一对翅膀""直接把A扔过去""找船把它带过去",等等。但是,教师对这些答案都不置可否,也没有给幼儿解释的机会,只是再次询问"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幼儿想到用塑料泡沫,无奈之下,教师引导道:"老师有一种很好的办法,你们想不想听?"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接下来,教师开始进入预设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将物体A与塑料泡沫绑在一起,放在了水盆里,开始讲授浮力。
这种情景在日常集体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很多教师有时会刻意引导幼儿说出符合自己教学预设的声音,对幼儿的话语充耳不闻,个别比较严厉的教师甚至排斥、压制对高度固定化教学产生威胁的言行,以使这种高结构高控制的教学达到所谓的完美。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马拉古兹在瑞吉欧不仅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幼儿百种语言",同时探讨了"倾听幼儿百种方法",他认为"基于幼儿视角的倾听是幼儿与成人鸿沟之间的重要桥梁"。其后继者瑞纳尔迪将"倾听教育学"界定为"倾听是一个主动式动词,要给以解释并赋予信息一定意义,以及对被倾听者进行评估"。当代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他指出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然而,当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杜威批评的单项式倾听--幼儿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局面依然广泛存在,影响着教育品质的提升。
幼儿纯真年幼,尚不能很好地对教师"察言观色",加之想象力活跃、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使得幼儿经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问题和想法,给出教师"非期望答案"。教师唯恐不能很好应对,为避免尴尬或有损自身形象,以及担忧影响教学进程,故意选择装聋作哑或淡化处理。
一位教师就曾经对笔者说:"幼儿话很多,说话有时东一句西一句的,经常莫名其妙地提出一些问题,如问螃蟹为什么横着爬,很多问题我哪知道,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与预定知识、技能无关的话语不被接受,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使得幼儿本体的意义世界无人问津,这是残缺、畸形的教育。幼儿蕴含的好奇、求知、热情、探索以及生命的灵动随之磨灭,这是陶行知批评的"死读书"的变异与复活。
台湾教育家欧用生曾说:"教室中的语言很重要,不管说话、对话,甚至是不经意的叽叽喳喳声对教学都有意义,教师要仔细聆听,并敏感地回应。"教师应善于把握教育契机,跟随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言语中挖掘优秀的教育素材,引导幼儿开展一些探究性的`主题或方案教学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与幼儿展开对话性合作。从积极生命体的人性发展,民主和谐精神的养育出发,教育领域应积极建构基于协商、互生、对话的倾听式教学模式。
倾听的教育是对幼儿生命权利的尊重,是遵循主体性原则下师幼之间精神默契的体现,是脱离教育功利主义转向幼儿本真生活世界的复归。教师对幼儿的倾听质量直接制约幼儿主动参与、发起课程决策的程度。从教学角度而言,教师对幼儿话语的充耳不闻会导致课程的封闭化、单向化、成人化、知识化、预设化、固定化,阻碍课程的生成与创新。幼儿园课程应是开放化、生活化、经验化、多样化、动态化的,而教师对幼儿及时地认真倾听则是生成、回归幼儿园人本主义课程、鲜活动态课程、多样化经验课程、特色化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报》2024年8月27日时松/文)
混与不混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范文
面对“混龄”,我们“混”的是年龄段,“不混”的是教育目的。本学期,我们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朋友,创设了“大区域活动”——打破班级,让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同时参与。但是由于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都不同,教师的准备不充分,第一次活动时幼儿之间频发冲突,较大影响了游戏质量。
小班的幼儿在游戏初期往往无意识、无目的,以独自游戏或者平行游戏为主,只对搭的.动作感兴趣,而不在乎搭出什么,建构作品的结构比较简单;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有场景、有情节、较为复杂的高质量作品。
因此,我们在第一次活动后尝试调整,先小范围地混龄——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混合,让孩子们事先熟悉另外两个班级的孩子。活动前,三个班的老师各自在本班向幼儿交代今天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有心理准备。小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和哥哥姐姐玩,要征求哥哥姐姐的建议。中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多爱护自己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但要学会爱惜别人的作品。大班的老师告诉幼儿,自己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了,要主动和弟弟妹妹玩,多包容他们。
成长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升人中班后,在我们班的教室里,有这么一面墙,虽然里面的作品看起来不那么精美,但却是我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故事,有我们共同成长的足迹,我们都亲昵地叫它“成长墙”。
故事1 可心的毛毛虫
游戏时间,可心,你和几名小朋友来到了美工区,一向不太喜欢画画的你,看着旁边的小朋友拿起了笔和画纸,你也跟着大家选择了同样的材料,看来你今天是想画画喽!看到了你的这一举动,我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主动选择了平时不喜欢的活动。于是,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你。你拿起黑色的水彩笔,在纸上开始了创作,很快就画好了一个看起来像是 “小人儿”的作品。然后你看看周围的小朋友,停在那里不动了。
“可心,画什么呢?眼睛好神气啊!”
“小人,可我觉得不好看。”
“哦,为什么不好看呢?”
“秃秃的。”
“那你看看我,小人还缺什么呢?”
看了看我,你又开始给小人画头发了。就在这时,我被积木区的小朋友叫走了。可是当我再回来时,你又坐在那里发呆了。
“可心,你的小人呢?”
“不好看,我给扔垃圾箱了。”
我很诧异,画得挺好的画,你为什么会扔到垃圾箱呢?我走过去,从垃圾箱里捡出你团的纸团,小心地把褶皱的折痕抚平,轻轻地感叹着:“很好看的画啊,扔了多可惜啊!”你看了看说:“这个人不好看,是个毛毛虫。”“噢,原来是毛毛虫,太可爱了!它喜欢在哪儿玩呢?”
“我是在树上看到的毛毛虫。”
“哦,那你愿意在旁边空白的地方画一棵大树吗?这样毛毛虫就更高兴了。”
“可是我不会画大树。”你的表情又为难了。
“那老师来帮你,好吗?”
你点点头。于是,我在空白的地方添画上了一棵大树,就这样我们共同合作的《毛毛虫))诞生啦!可心,我知道你最喜欢红颜色,我特意找来了一张红颜色的纸衬底,写上了你的名字,把这幅画贴在了墙上显眼的位置,在红色的映衬下,毛毛虫显得更可爱了。当看到被自己扔到垃圾箱里的画竟然被贴到墙上,而且还那么好看的时候,你露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浅浅地笑了。
在这之后,你又画了几幅画,老师发现你对画画更有自信了,线条更流畅,色彩也更加丰富,还总是积极主动地追着找老师介绍你的画呢。你自信、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作品~定很开心吧!可心,老师很愿意当你的小听众,希望以后能听到更多你画的画里的故事。
故事2 瑗瑗的大风筝
今天,小朋友们纷纷指着成长墙上的一只风筝作品:“看,墙上有只大风筝。”看到大家部喜欢,瑗瑗,你一定很开心吧。
瑗瑗,虽然你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但居然能按自己的想法做出这么大一只大风筝,真是不简单!你能选择一块硬纸板固定风筝,还能用彩色纸绕一圈,用胶棒把它们粘好,而且涂上了花纹。你还对我说,风筝的尾巴应该是一条一条的。我鼓励你自己想办法,你说皱纹纸可以用手撕开,这可是你的经验哦!
当你的大风筝终于完成时,我为你鼓掌。太了不起了,小小的你能为自己预设目标,并做出这么大的风筝,这可是我们班目前最大的作品!老师一定帮你把风筝挂在墙上,让全班的小朋友都看到你的作品,聆听你的故事。
故事3 犇犇的新型加油站
犇犇,你指着绿色的盖子对我说:“徐老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是加油盒,连着这条黑线一直通到加油站,小汽车不用开到加油站加油,可以连着这条黑线(小手指着另外一条黑线)直接加油,我这个是新型加油站。”
“哇,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这样司机的车没油了,不用开到加油站就能加油,太方便了!”
当你把想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的时侯,大家都夸你想得真好,你非常开心!
之后的你变得更加有想法。你用了三天的时间做了一辆你心目中的大坦克,能坚持用三天连续去完成一件事情,你真的很棒,很了不起。
第一天,你找来了纸盒做坦克的身体,纸盒粘好后,我发现你在桌子上摆满了水彩笔,原来你想用废旧的'水彩笔做坦克的轮子,可是有的水彩笔还能画出颜色,你就开始了分彩笔的工作……
第二天,你来到制作区,继续完成昨天没有完成的分水彩笔的这项工作。让我惊喜的是,你从阳台的百宝箱里找来了一个铁桶和一个塑料桶,把能出水的水彩笔和没水的水彩笔分别放在了两个桶里,还跟小朋友介绍:“如果你要是想涂色就用铁桶里的水彩笔,如果你想用没水儿的水彩笔就从这个塑料桶里拿啊。”小小的你已经懂得节约了,这让我充满了惊喜。
第三天,你终于用上了没有水儿的水彩笔,给你的大坦克装上了轮子。装好后,你拖着你的坦克去了工作坊,给你的坦克刷上了漂亮的颜色,看着你专注的样子,真的为你感到骄傲。
犇犇,你用了三天的时间,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了你的想法,既做出了大坦克,又完成了分笔的事情,让大家用起来都方便。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我们班需要这样有责任感的孩子。
随着一个个小故事的发现与记录,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日俱增。孩子们更愿意和我亲热,我也更能理解他们,我们之间的相互倾听、相互信任促使孩子们更愿意大胆表达和表现了,而我每天都会体验到来自孩子们的惊喜和感动!
幼儿教师小班教育随笔
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快两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规矩?如何界定规矩和宽松之间的尺度?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如果给他自由,他长大就会无法无天。持这种观点是对人性不信任,认为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惩罚就会变得很差。其实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纯美,这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后有破坏力,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说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
要害怕把孩子惯坏,只要不是惯他做坏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允许孩子干一些他愿意干的事情。
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么也不管,干坏事也不管,但这是对自由的误解。真正的自由是解开孩子绳索,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线上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坏都没问题。
不要担心孩子变坏,恰恰是那些从小获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讲规矩、有规则。因为他们在自由中获得自信,也获得自由的'力量。那些从小被管束过多的孩子也会很讲规矩,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在规矩中框住了。这样的孩子很老实、没有创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讲规则有什么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一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自然会成长得自由、美好,不要担心。
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会做出正确选择,不需要父母太多干涉,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两岁是孩子从极其柔弱开始成长为一个幼儿的阶段。两岁的孩子开始萌发一种意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做判断,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会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听话了,这其实反映了家长自身的脆弱。
恰恰是那些做事极其严谨、雷厉风行,或者极其能干的家长,孩子在他们眼里特别容易变得不听话,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过多地强加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希望你这么做,你没有这么做”,“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就将孩子定义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纳儿童,没有宽容弱小。我们应该真正把孩子当做孩子去爱,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的确很难界定规矩和宽松的尺度,就像无法轻易界定好与坏一样,只能放在具体案例、事件中去分析。总的原则是,不出危险,也不妨碍他人,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件好事。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场合,孩子喧哗几声,大声叫唤几声,真不是问题。由于成年人太注重所谓的安静,不允许孩子说话,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规则扰乱了童年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