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16043”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论文
儿童诗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解读儿童诗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学生坚实的文学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解读儿童诗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解读策略可以不断挖掘儿童诗中蕴含的魅力,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情、意味,从诗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第1句】:朗读童诗:找准诗眼,整体把握
虽然儿童诗篇幅短小,用语浅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诗浅薄无味,“真正优秀的儿童诗应该于浅显的语言之中寄寓遥远,于拙扑的形式之下蕴藏睿智与趣味,能够在儿童读者乐于欣赏、阅读的同时,禁得起咀嚼、品味,并起到其正面成长的作用。”[1]所以,要想解读儿童诗,就应该以读为本,利用各种形式的读来体味文本中的思想内涵、精神情感。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为例,它描写了秋天的宜人景色以及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正契合了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走进秋天”,以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感受秋天的绚丽。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活泼、优美的语言为他们解读文本,让学生先对秋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掌握读音、句读、语调,接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遍主要读准字音,确保朗读要流利;第二遍整体感知,感受诗歌所独有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第三遍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反复地诵读,并不断体味咀嚼,继而实现儿童与诗歌之间的情感共通。诗眼是诗歌的眼睛,是通过核心的词语或句子表现的诗歌的关键意象。找准诗眼可以让阅读回归整体,使教与学的思路简洁而清晰。儿童的阅读有别于成人阅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画面感伴随着阅读的全过程。如果学生能够找到诗歌的诗眼,便能够了解诗歌的全貌,对诗歌的内容就会有整体的感知,继而体悟诗歌的感情。
【第2句】:走进诗画:媒体激活,诗画互转
儿童诗恰如一幅幅妙趣横生、奇思妙想的涂鸦画。要想帮助儿童了解诗歌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展开联想。走进诗画的方法不仅仅在于抓诗眼一种途径,应引导学生逐渐从领悟言语格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获得画面感。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童诗的图画境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应把诗歌的内容与视频、图片等结合,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的趣味性与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掘自身潜能,通过知识的积累与实践的丰富继而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在儿童诗《秋》中,有这样一句诗:“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了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这句诗看似很好理解,但是学生在展开想象时未必能表现得很好,因为生活经验的缺乏,学生很少会知道高粱为何物、何形,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了解、感悟。这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诗句结合紧密的图画,甚至是动画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视频,一边理解诗句。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掌握诗歌内容,更能由画生情,加深情感体悟。
【第3句】:感受意象:品悟诗情,把握意蕴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2],更应领悟诗歌的丰富意蕴。为此,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反复的朗读与画面的想象上,而要更深层地了解作者、了解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感受、体验、品悟诗情,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意境,继而有效地把握文本。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儿童诗《我想》时,由于这首诗本身为重复性结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与诗歌意境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指导学生抓住“安”“带”“悠”等动词,“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想象,融入自己的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悟”[3]。继而对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体悟,挖掘本文的最大价值。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春风》为例,诗中“扶桑花”“小草”“蝴蝶”“明媚阳光”“花香鸟语”都是诗歌中的意象,作者选用这些宜人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花红柳绿的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情趣,更富有艺术气息。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字词,继而挖掘出诗歌中的意象。作者在儿童诗中用独特的意象“扶桑花”“蜜也似的河”等将春风的宜人舒适写得生动形象,学生在把握意象时也就顺理成章地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为此,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对诗人描述的艺术画面进行充分的想象,继而展开丰富多彩的画面,在反复地体味中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中纯真、饱满、丰富的情感。
【第4句】:以写促读:联系生活,个性写读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理解童诗。诗歌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浪漫反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现实生活体验相结合。如果儿童没有将诗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势必会感到诗歌的抽象与晦涩。例如《秋天》中“秋风是报信的使者,它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结束。”如果单纯让学生读这句诗,学生很难理解“使者”的意义,但是当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秋风吹起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时,学生会结合生活进行思考,作出诸如“树叶变黄”“天气变冷”“白天变短”等回答。这些都是秋天到来的预兆,学生就会在问答中明白“使者”的意义。由于学生的性格、意志、思想、能力等都具有差异性,因此,同样的诗歌在不同的学生眼中将具有不同的理解与含义。为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时要关注学生不同想法的表达,以及不同认知的积极评价,继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多角度的理解。儿童诗文本解读要关注读与写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理解儿童诗,仿照儿童诗语言格式和片段进行个性化仿写。例如学习沙白的《秋》:“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通过对“坐”字画面的感受和理解,学生对“湖面上坐着的秋天”产生了形象化的认识。一个“坐”字妙不可言。清澈的湖水,火红的枫叶,蓝蓝的天空,自由的秋天轻柔而开阔,和谐而辽远。这种画面和意象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模仿。于是一位同学仿写了《春》:“原野上/冒出嫩芽一抹,/如一封邮件/里面装着春天。”一个“装”字形象生动,如一封写满春天的信,与“坐”字一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读者通过仿写,融入原创诗歌的意象方式和形象化表达方法,从诗歌画面感转化为言语的表达运用,达成个性化写读,内化为儿童诗文本的深度解读。可以说,解读儿童诗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担负起自身的教学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解读策略,让学生以读为本,不断去挖掘儿童诗中蕴含的魅力,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情、意味,从诗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王靖懿.小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儿童诗的选择标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第12句】:
[3]王玉玺.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教学为例[J].儿童发展研究,2024(02).
多维视角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探讨论文
【第1句】:从作者视角解读,体悟文本情感
文本是作者思想的寄托,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它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情感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从作者的视角,考虑作者为什么写,作者通过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即追溯作者的创作意图或写作背景,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因此,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必须关注作者的个人生平、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当时的思想情感等,做到“知人论世”。同时还要学习作者其他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及前人对其作品的评论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体悟文本的创作意图,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体验,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把握品读的重点内容,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如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以回忆的形式,描写了作者季羡林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此文跳跃性比较大,头绪比较多,对阅历尚浅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及祖国母亲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很难理解。教学时,在学生充分读书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介绍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留德经历,并通过季老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寻梦》等互文学习,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进行解读,明白这是因为作者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十一年,因此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第2句】:从编者视角解读,准确定位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要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必须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才能将课文定好“位”。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人教版的教科书都是编者按一定的主题编排教学单元的,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可从编者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编者的编写意图首先体现在单元导语上,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以单元导读的形式,告诉我们单元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单元导语,明确编写意图,准确定位单元目标。如四下第一单元的导语,第一部分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题———走遍千山万水,第二部分告诉我们本单元训练的重难点是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么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解读导语我们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编者的编写意图还体现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上,人教版精读课文的后面都附有思考与练习,这些思考与练习是编者精心编写的,体现着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它往往指明课文教学的目标,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又暗示了教学的方法与思路。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准确定位课文的教学目标。如《桂林山水》课后有三道练习与一个阅读链接,根据单元目标及课后练习我们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模仿课文【第2句】:三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人教版的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自学提示,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提示解读编者的意图,准确定位课文的教学目标。如根据《七月的天山》课前自学提示,我们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描写天山景物的手法;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第3句】:从儿童视角解读,遵循认知规律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有自己的思维语言,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就是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回归儿童的生活实践,回归儿童的思维取向,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紧紧把握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选择多元的切合儿童的方式,培育体现童年精神的儿童文化,竭力寻找适合儿童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容与方式,从而更多地倾听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发展儿童。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前在资源”,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看看文本中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经过学生自读也能掌握,对文本情感的把握能达到哪个程度,哪些又是学生不懂的,是需要教师精心点拨的,哪些是需要他们体会到的而学生恰恰无法达到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文本解读的深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站在儿童的体验世界里与文本对话,关注儿童的生活阅历,遵循儿童的认知水平,了解儿童的阅读心理,探究儿童阅读的好奇心,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去揣摩阅读文本,思考学生可能产生的独特体验或阅读障碍,以及他们在与文本接触中潜在的种种可能,寻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奋点、质疑点和难点,寻找课堂教学对话的切入口或共同关心的有意义的话题,并设计出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契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以一个妈妈的眼光和心情来写,文章充分展示了成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母亲复杂矛盾的心情,五年级的学生能否领悟得到?这是作者担心的。怎样启发学生从儿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思考的问题。有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想象医院看病的情景:你看过病吗?你看病时是怎样看的,是一个人去看的吗?课文中的儿子又是怎样看病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想的,是否理解母亲的想法?然后对照课文体会母亲,将文里文外穿插再现。这个教学设计从儿童视角出发,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以成人的目光透视文本,而用儿童方式去解释、感悟,努力营造学生眼里的想象世界,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找准学生想象力的切入口,从而引导学生透过字面之义“看”到蕴藏在其中的画面和形象,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第4句】:从教师视角解读,设计有效方案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还应该从教师视角去解读文本。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对话者之一,也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为了教学,我们应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首先我们要潜心会文,深入领会文本思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对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们要思考作为教者,应该用文本这个例子教学生什么。即通过准确解读文本考虑文本原有的价值、教学需达成的目标,提炼有效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或者经过学生自读也能掌握的内容就不教;对学生不懂的内容要精心去教,对需要他们体会到的而学生却恰恰无法达到的内容要想方设法去教。所以,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发现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以及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以学段目标为导引,对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取舍,挖掘出可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的内容。最后我们还要思考怎样教,即对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的预设和策划。在解读的同时教师要思考怎样深入文本,找准文本的切入点,用什么方法手段,用怎样的流程、预设怎样的问题等。也就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语言、赏析语言、运用语言,用教材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准确解读文本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才能紧贴语文教学的脉搏,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案,才能赋予文本的生命活力,才能收获美丽的教育风景。
《采薇》的文本解读
《诗·小雅·采薇》是一首以远戍归来的士兵的口吻写下的追述征战生活的诗篇。全诗共6章(每8句为1章),以采薇起兴,前5章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情绪结束全诗,悲苦之情感人至深。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近代谢公(安)因弟子聚集,问《毛诗》何句最佳。谢玄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这4句如此推崇倍至呢?清王夫之认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薑斋诗话》卷上4)他着眼于景情相反相成的关系来把握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一观点得到有些学者的认同,如《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中说:“真正探明此句之佳处的,当推王夫之。他在《薑斋诗话》中直指心源(按指以哀景写乐云云)……一般说来,诗歌创作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此诗相反。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诗人正是抓住了情和景暂不和谐的矛盾,运用反衬手法。深刻而有力地表现出戍边士兵的哀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4页)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此观点不足取。常森在《归乡情悲——<采薇>新释》一文中指出:“其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虽然可以说是以乐景写离家出征时的哀伤,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却绝对不是‘以哀景写乐’。诗歌写主人公归来时,明明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何乐之有呢?又哪里谈得上以哀景写乐?只要我们完整地把握诗人提供的各种要素,就可以发现‘雨雪霏霏’毋宁说是‘以哀景写哀’。”
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我们还得回到对王夫之《薑斋诗话》原文的理解上来。我认为,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段话可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评述与前面的4句景物描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存在对应关系,即“杨柳依依”是“乐景”,用以写征人离乡之哀;“雨雪霏霏”是“哀景”,用以写久戍返乡之乐,从而起到“倍增哀乐”的艺术表达效果。
一种是,“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
如果按第一种理解,诗义确有牵强附会之感。这首诗前3章反复抒发久戍之卒思归而不得归的忧伤,四五章文笔虽稍有转折,叙述戍守和战争的紧急与辛苦,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思归之忧仍悄然蕴含其中。末章除此4句外,也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心境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哀伤之情,溢于言表。整体上看,找不到“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的任何迹象。
按第二种理解,以上矛盾似乎便迎刃而解了。往伐,悲也;来归,愉也。此乃人之常情,然而返乡时,因“雨雪霏霏”而产生的忧虑(或家园不再,或亲人离散),应“愉”而不能“愉”,恰是“哀”之本因,这同样是“反衬”,正是这种情和景不和谐的矛盾,表现哀怨才更深刻有力,正所谓“倍增其哀乐”了。在这里,“哀乐”是偏义复词,语义偏重于“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可倍增其哀;“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哀景写哀,而这种哀是本应“乐”却无法“乐”而产生的哀,其效果更能加倍,综合这4句的效果,恰是“倍增其哀”了。王夫之在《诗广传》卷3中又说:“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这句话指出诗歌写景的目的在于抒情,达到抒情的目的后,景物本身便不再重要了。这恰如“言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一样,“景之所以在情,得情而忘景”吧!
《采薇》诗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这种情感主要是通过前3章重章迭词反复申义的方式和末章的特殊表现力来体现的;而末章的特殊表现力恰是使《采薇》成为千古佳作的主要原因:
【第1句】:情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当然,这种反衬不是指上文所提到的第一种理解:“杨柳依依”是“以乐景写哀”,“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而产生的“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而是用“杨柳依依”之乐景反衬离乡远戍之哀,这是戍卒的悲哀之始。回乡时本应有的欢愉却被因久戍在外、家人两不知而生发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虑之情所代替,加之“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回乡经历和“雨雪霏霏”的自然景色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冲击,因此产生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悲哀之情。相对于本应有的“欢愉”而言,这也是一种反衬。这种现实与人之常情的反衬,在抒情主人公内心深处产生的冲击更大,从“增其哀乐”的效果上看表现更为突出。《采薇》诗抒情的本义是表现士卒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哀”,哀情贯穿《采薇》诗的始末。正是这种彻骨之哀使得该诗的抒情从简单的思乡之痛上升为个体生命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所体验到的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和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上来,使《采薇》成为绝世文情,千古常新。否则,只论前5章,诗就成了对以往战争生活的简单追忆和平常的怀乡之思了,诗歌艺术的震撼力便无从说起。正如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所说:“不然凯奏生乐矣,何哀之有耶?”并指出该诗“别有深意,不可言喻”。他所说的“深意”,恰恰在此吧!
【第2句】:意象捕捉上的高度审美水平
“人类审美心理的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感兴、意象和境界。人类审美经验始之于“感兴”,继之以“意象”,终之于“境界”(薛富兴《感兴·意象·境界——试论美感的三阶段、三次第》,《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采薇》诗前5章均为感兴之笔,借采薇起兴,写久戍士卒怀乡乡之感;末章仅32个字,运用“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个典型意象,营造了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表现出深刻的审美意蕴。
在写作领域,意象一般解释为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创作主体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在观念中的感性影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要开始一种“不遑起居”的生活,主人公心情的凄凉自然是不可言喻的。那“依依”的“杨柳”虽代表着温柔的乡情,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幸福即将不再,这“杨柳”也见证了抒情主人公哀婉凄切的别离,寄托着主人公魂牵梦绕的乡愁和与亲人相会无期的感伤。客体之景与主体之情相反相成,衬托出一幅离家远戍的悲苦画面。依恋、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作品中描写离别的专有名词,到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不合时宜的“雨雪”取代了主人公即将归乡本应有的欢愉,凝聚了在回乡时刻回味一生所体会到的人生无常的悲伤和世事苍茫的感怀,这“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愁绪使得他只能“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了。漫长的道路,痛苦的煎熬,心中充满不尽的哀伤。道路向前延伸,哀伤也将继续,又有谁能理解这不尽的哀伤呢?整个诗章充满人生感伤的情调,这是戍边士兵的痛苦生活酿造出来的.满腔真情。它熏染到依依的杨柳上,凝结在霏霏的雪花里,也渗透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
境由象生,意象组合产生意境。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界又称为意境。《采薇》末章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两浑,天衣无缝,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从中,我们关照着人生的画面,领略着人生的哀伤,汲取着艺术的养分。这种意境使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盼归不得归的怀乡之痛,更重要的是从这种哀伤中还可以体悟到对生命本体的留恋与关照,对宇宙人生的升华与感伤。这才是《采薇》成为“绝世文情”,能够“千古常新”的根源所在吧!
【第3句】:语言技巧的综合运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生动传神的艺术语言能更好地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进入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采薇》末章的语言运用奇妙传神,穷形尽意,也是感染读者的重要因素。
诗章运用铺陈的表现手法,把不同时空的景象统摄到一幅画面中来。写景为“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叙事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言情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言其事,明白晓畅,自然得体。自然的景,人生的事,生命的情,就像小溪一样在诗中自然流淌,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
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刘勰有云:“情以物牵,词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诗章在对比中容纳了人生的深沉感慨,从而把我们带进更高的审美境界,去体验人生的奥义。这种以今昔不同景象来体现时空变换的表达方式被后人广泛追摩,曹植:“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昔我初迁,朱华为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杜甫:“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朴素生动的语言是构成《采薇》末章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依依”状弱柳随风轻拂之态,“霏霏”拟白雪纷纷飘洒之形,“迟迟”言道路漫长、内心愁苦之情。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创造出一幅具体可感的图画,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杨柳”对“雨雪”,“依依”对“霏霏”,读来风致嫣然,昔往今来的物态人情在这对偶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后人除了沿用“依依”“霏霏”来描写杨柳雨雪外,还进一步拓展了其表现范围,如《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屈原《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杜甫《望兜率寺》:“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可见,自然生动的艺术语言、铺陈对比的表现手法是构成《采薇》末章艺术魅力的又一重要因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所开创的善摩物态、寓情于景的写法,为后世诗歌语言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沾溉后世,功莫大焉!
化石吟文本解读
在《化石吟》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去说,不要只局限于语文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下面是化石吟文本解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第1句】: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第3句】:【第4句】:【第5句】: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
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读到这里,我们会突然感到,诗的第1节中接连四个问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生发的疑问。
最后一节回应【第1句】: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化石吟》重点语句理解
【第1句】: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鱼类化石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了。通过对岩石的研究,人们知道这种最早的鱼类生活在咸水环境里,或者说是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这些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了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于它们没有颔,所以被称为无颔类。
【第2句】: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化石,这块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始祖鸟与一种被称作虚骨龙的小型恐龙在骨骼上有非常相似之处,因此有一些古生物学者认为,鸟类的祖先是这个群系的恐龙。
【第3句】: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远古时代的总鳍鱼,长着独特的胸鳍和腹鳍,这些鳍的内部骨骼跟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它还有能呼吸的鳔。古生物学告诉我们,总鳍鱼是两栖类动物的祖先,它们在发展中分为两支:一支登陆生活,成为两栖类的祖先,发展成为陆地上的脊椎动物;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渐演变,大部分种类绝灭了。
【第4句】: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植物的发展是由藻类到蕨类,再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中到裸子植物才开始算木本植物,也就是树,但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被,也就是没有花,只有被子植物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花。
【第5句】:“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6句】: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冰冷的骸骨”“黑色的躯壳”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这些有机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在破译这些密码吗?
【第7句】:“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形象地写出化石上的条纹就是地球古代生物的档案,犹如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一样。
【第8句】:说说诗的第2节和最后1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拓展阅读:《化石吟》课题研究
【目标导航】
【第1句】:了解生物进化方面的有关知识。
【第2句】: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第3句】: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说明与诗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时导学】
〖日积月累〗
【第1句】:关于“吟”:
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如唐李白作有《江上吟》、《玉壶吟》、《梁园吟》、《梁甫吟》等,孟郊作有《游子吟》,明于谦作有《石灰吟》。这类诗都有赞颂的意思。本诗标题《化石吟》,就是赞美化石的`意思。
【第2句】:关于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在沉积岩里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由生物的遗体而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它保存着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一般保存下来的多是生物体的硬质部分,如动物的骨骼、牙齿、介壳等,植物的茎、花叶、种子等。由遗物而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如动物的粪便,鱼卵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原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烧骨、装饰品等。动力的足迹,昆虫的爬迹,也可以形成化石,这一类化石叫遗迹化石。
【第3句】:词语积累:
骸骨远古潜行葱茏幽雅化为乌有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知识点拨〗
【第1句】:内容结构:
全诗共七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通过提问,引出遐想。第1节的提问,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第2节的提问,引出了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第3~6节。围绕“化石”具体抒写遐想内容,描绘逝去的多彩世界。第3节写化石承载的信息,揭示生命的真正起源。第4节写化石经受了亿万年变迁的考验。第5节写化石具有永恒的记忆力。第六节赞美化石的伟大功绩。
第三部分,第七节。收束全文,回应开头第2节,称赞化石的记忆万物的历史作用。
【第2句】:写作亮点:
⑴想像丰富,内容充实:
这首是抒情诗,但意象甚多,内容极为丰富,纵向想像到远古,横向想像到各种对象,而这都以“化石”为联想点。“化石”是本诗的联想的“点”由此及彼,先后联想到鱼儿、鸟儿、树儿、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恐龙、猛犸等,它们都是通过化石来重现复原的,都与化石密切想关。这样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今古交织在一起,拓展了想像的空间,丰富了诗的内容。
⑵拟人比喻,生动形象:
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化石当成会说话的人来写,并用第二人称 “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性,便于抒发感情。“生命的档案”“生命的航船”“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这些都是对化石的恰当的比喻,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拟人和比喻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诗的形象感和意象美。
〖疑难探究〗
【第1句】:诗的开头两节连用六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诗的开头两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了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后两个问句点明抒情对象,领起下文内容。两节连续不断的提问,表现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奇幻的神话。
【第2句】: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否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前有提问,后有回答,有放有收,这样写,使全诗结构完整而又严谨。
【第3句】:具体说说“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这两句诗语言运用的妙处。
这两句诗兼用拟人和比喻。“皱纹”使人联想到人,人脸上的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照。但不是写人,而是在写化石。如果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脸上的皱纹就是古生物的生命档案。这里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在说明了化石的作用──记录生命的历程。用词方面,“道道”与“细细”是重叠词相对使用,给人以回环往复、节奏和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