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加入文学社的感想
我在社联也有一些时间了,对社团的运作情况有一些肤浅了解,我感觉在社联待的这两年我们的社团和社团联变化太大了,现在的情况比我刚进社联的时候好了很多,优秀的方面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到,现在我想说一下我对我们学校社团存在问题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以下提到的一些具体情况仅供学术研究之用,对事不对人,别无他意,更无贬低之意,如各位生气了也请见谅,毕竟只是个人愚见,想拍砖的就拍砖吧…… )
【第1句】: 社团的发展普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说白了,就是要有一座kao山
为什么管理协会的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能够得到学校那么大力的重视
为什么它能够连续举办7届而今年能够成为给评估专家看的保留项目
原因很简单——他们有管理学院这样的官方组织的鼎立支持,他们能够为协会提供导师、提供技术、提供资金
所以他们有理由成为一个特别牛×的协会,荣膺“浙江省十佳社团”称号。
退一步,不说这么大,毕竟能够得到一个分院支持的社团不多,那就说说子午吧,他们的“子午之夜”也已经连续举办了很多年,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子午已经形成一个品牌。
而他们的家文化也是值得每个社团包括社联学习和借鉴的。
而他们还有一个指导老师(好像是留校的老子午人吧),可以作为编剧、导演甚至演员的一个能够凝聚社团所有力量的核心,带领着子午向着一个方向努力。
作为一个社团的指导老师,他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有这份热情和责任心。
相信子午有了这方面的帮助,会有更大的进步。
而与此相反,很多社团恰恰因为缺乏一些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以至社团运作不顺,比如一些体育类的社团,可能也和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有关吧,团委无法为这些社团争取到一些体育活动场地,所以从我大一开始就有不少体育类的社团由于运转问题纷纷注销,或者转投体军部门下。
现在体军部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篮球、健美爱生活,爱后院等俱乐部(也是学生社团的一种形式),我们的网球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和他们相比,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苍白无力
因为他们(我们)无法为会员提供场地、器材、训练等必要的运作资本
因此,必然导致社团经营惨淡
如何为社团发展寻求这样的一些支持,也成为了社团和社联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第2句】: 社团的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
尽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创办的组织,具有相对的自由性,但是为了社团更好的发展,其在内部管理和运作方面还是应该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办法的。
管理社团不光是社联的事情,更应该是社团自身的责任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社团负责人的换届选举,究竟能有几个社团能够真正遵循他们在社团章程里面写的,“协会会长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社团的档案管理以及文化传承的问题,很多社团往往没有自己的完善的档案与资料,比如一些应有的活动记录与总结,照片影像资料,社团年度大事记等,每当社联要求交材料时,自然就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而至于社团的文化,部分社团负责人的更迭就会导致社团文化的遗失,以至于新的负责人接手之后只能又从零开始,而成熟的发展模式应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文化的积淀与理念的传承。
这里本想举零点调查协会做个例子,但是自己对其也不是甚了解,只是知道他们在会员管理上是很到位的,对每个加入的会员都有详细的资料登记,这也是对协会对会员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我推测他们在社团的管理方面应该做得也应该做得不错。
至于其他方面,因为没有太多的了解就不多说了,但我觉得他们的领导人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甚至可以说是走在了社联的思想步伐之前了。
【第3句】: 社团活动存在各种问题。
具体包括:活动质量不高。
有时候社团活动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比如每到周末楼下的广告就贴满了包括社团在内的各种电影海报,我并不是说放电影不好,比如像亮苑影视协会、水晶卡通社等这些社团本身就和放电影有比较大的关系,可是另外的一些社团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放的是一些和社团没有任何联系的电影,我觉得这样对社团自身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而如果单纯是为了凑活动数量(社联有关于每学期社团活动的数量规定),那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一直鼓励社团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比如管理协会的案例分析大赛,法学社的模拟法庭,心理协会的心理宣传周等活动,通过这些既可以树立社团的品牌,又可以吸引更多同学对社团的关注。
我们也一直希望往这个方向引导社团,有的社团就做得比较好,比如辩论协会上个学期承办的院际辩论赛就很好的提升了协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希望能有更多的社团参与到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中来。
活动中社团成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部分社团举办活动片面追求影响和效果,动不动办的就是面向全校的活动,这样社团会员的权利就被侵害了,特别是那些需要收取会费的社团。
他们会觉得:反正大家都可以参加活动,那我加不加入你这个协会就没有什么区别。
更有甚者,有的社团活动不能通知到会员,让会员失去了参加社团活动的权利。
我们更多的鼓励社团开展针对会员的常规性活动,首先要保障了会员的应有权益。
我觉得在这方面,最得比较好的社团是旱冰协会。
当然这常规活动和前面说的大型活动并不矛盾,是可以兼得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处理他们的关系了。
社团活动可以说是一个社团最核心的东西了,如果社团留给同学们的印象是——招新的时候热热闹闹的,可是活动时要么不见踪影要么质量不高,就难怪同学要说社团都是骗钱的了。
【第4句】: 社团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都知道学校里面有一批比较优秀的学生社团,他们的负责人在社团的管理与运作上肯定有独到的见解与经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负责人就是不希望跟他们交换一下在社团经营管理上的心得体会,总是社联在牵头,说要加强交流,可是努力下来,总觉得效果不大,甚至说微乎其微,各社团基本上还是在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比如,我们之前的一个琴棋书画的活动,是我们的社联策划部在牵头做,相应的几个社团配合承办,问题就来了,如果策划部召集他们几个社团开个会,布置一下具体的任务,他们肯定会来,但是有时候比如说让他们自己碰个头,自己商量一下具体的活动事项,就会很难得他们会自己能够完成这个工作了。
再举一个例子……南极星舞蹈专场,其实一个舞蹈在专场晚会在我们学校是比较有创意,而南极星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协会,但仍坚持自己将晚会承办下来了,晚会效果还是不错的。
只是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不少舞蹈类型的社团,比如街舞协会、拉丁舞协会等。
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活动,建议可以联合几个协会协同举办,一来可以使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二来也能够让晚会的节目更加多样化。
可能我举的例子都是比较极端的,但是社团缺乏交流与合作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学生社团在交流与合作上,万万是不能吝啬的呀
如果做到了社团之间能够自主交流合作,而社联只是充当一个适当引导的角色,社团的自身发展才更有前途。
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
在一些社团工作做得比较好,社团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比如浙江师范大学,他们的社团工作是纳入学校管理和发展当中的,可以说,他们的社团和我们学校的相比,更正式更规范,而不仅仅是“民间组织”。
比如他们实行的社团导师聘任以及社团挂kao学院的制度;社团的团建制度——就是在某些试点社团中建立自己团支部,直属校团委,能够更好的加强社团自身的管理;学分制社团制度——将社团的一些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活动正规化系统化,使之能够成为学校的选修课程,只要保证参与活动获参加培训就能像其他选修课一样得到相应学分;等等。
看了他们的东西,我更深感我们社联以及各社团之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话,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们一起在努力
学书法的心得体会(不少于400字)
【第1句】:最基本的可以让自己变漂亮起来;
【第2句】:可以陶冶自己操,书法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
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我想学习书法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两点。
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
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
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
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
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社团感言
回:例文 A,开头 进入常XXX社团有半年多了,从刚进入时的青涩到如今的逐渐成熟,社团教会了我很多、很多B.第一段 还记得刚刚开始的那段时间,XXXXXX做到的第一步可以这样写:第一次怎么样
有没有紧张到语无伦次
是否失败了
有什么样的感想
有没有人给你掌声和鼓励
有没有人支持你
C,第二段 就这样我便进入了团结的XXXXX志愿者社团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进入社团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XXX
感受到了
D,第三段难忘的经历
什么感想
E,第四段 关于社团的未来,提一些建议
F,结束语
初入文学社社团宣传部的感想300字
文学社是一个服务广大师生的组织,加入外联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而且还可以这块肥沃的土地中提高作文水平;能够最终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我的荣幸,也是组织对我的肯定,既然组织给了我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那么我就要干出一番为 虽然我进文学社的时间不长,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
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得到更多更好的锻炼,因为她有好的领导、好的宗旨、好的服务信念、好的组织机构. 虽然我只是文学社中的一名普通的成员,但是我想在这块展现自我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工作,不断在工作生活中塑造自身,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能力,为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作好准备,为文学社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感言感想之60岁老同学聚会感言
60岁老同学聚会感言
【篇一:老同学聚会感言】老同学聚会感言同窗汇——用心维系同学情
5月22日上午,我和莲香以及倪九龙、施令英、王耀忠、郑雪芬、戴再鸣等好友,应邀去浦东航头镇航星饭店参加新场中学同学聚会。
早晨7点多钟,我们从普陀区清涧路出发,乘地铁和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便抵达新场镇,先去倪九龙弟弟家拜访。
一会儿,从新疆退休回新场定居的老同学胡瑞番闻讯赶来。
上海老知青、新疆老同事戴再鸣夫妇应倪九龙邀请,也从家里来到新场。
在倪九龙、施令英夫妇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新场古镇老街,在新场中学校门前摄影留念。
新场中学是我的母校,从初一到高三,在学校度过了六年寄宿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63年高中毕业后,我和倪九龙、卫则奚、周顺仙、唐文娟、胡瑞番、徐宗豪、俞家骧、卫家铨等九名同学,响应党的号召,告别母校,远离家乡,支边到新疆工作。
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终於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母校怀抱。
五十年来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年的旧校园已不复存在,一座环境优美、校舍漂亮的现代化新校园呈现在眼前,令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
在母校门前照完相后,我们一行九人乘公交车来到我的故乡航头镇。
一下车,直奔公路边上的航星饭店。
老同学周顺仙早在饭店门前迎候,把我们引进餐厅,和我们同坐一桌。
刚落座,老班长卫则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我和倪九龙两位迟到的同学。
卫则奚不仅是一起支边进疆的老同学,又是和我在兵团农四师
学习摄影需要什么条件
我以前的几个徒弟也问过这样的问题. 我会反问你学数学和语文要什么条件? 他说没有是人都能学~ 我说对.只要你七岁了就可以上学.但七岁前一样会有人教你学些东西. 摄影也只是一门功课, 但学有好坏.有些人成绩好有些人成绩不好. 想学好的话要求就是你要热爱摄影,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是很难做好的. 还有就是一颗坚定的心.因为我做摄影这个职业十三年了. 可以说我还只是个入门级. 摄影关系的知识面太广.想学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有了决心有了兴趣.想学好就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