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诗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出处】唐.张旭《桃花溪》
【意思翻译】飘落的桃花整天地随着溪水漂流,进入桃 花洞的洞口究竟在什么地方?后用来表达一种向往世外桃源的思 想情感。
【全诗】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飞桥:高桥。②石矶: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
【鉴赏1】
赏桃花诗。唐代张旭作:“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据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原型的。因此,以桃花溪为题材的诗词不胜枚举,但像张旭这首《桃花溪》只用28个字就将桃花溪的那种仙境般的氛围和诗人“欲尽其源”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细细品赏。“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横跨山溪的长桥,将烟雾缭绕的桃源仙境与诗人所处的“凡界”一分为二。这是远观、远景,接下来——“石矶西畔问渔船”:那烟雾缭绕的仙境撩拨得诗人禁不住向渔人询问——《桃花源记》中有幸进入仙境的就是打渔之人。“问渔船”将诗人那微妙的心态表露得纤悉无遗。
这是近景、特写。紧接着就是“问”的具体内容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溪水中整天都有桃花顺水而下,那么桃花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那“初极狭才通人”的小山洞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诗人没有写渔人的回答,因为不需要写。为什么呢? 桃花源本来是虚构的,诗人心里很明白,只是因为向往,因为心仪,才忍不住“明知故问”的。但是,读者从这“明知故问”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心驰神往和可望而不可“入”的惆怅心情。这惆怅心情也感染了读者,因为诗人笔下清幽明丽而又渺茫朦胧的画面也会惹得读者发问一声:洞在清溪何处边?
【鉴赏2】
唐代诗人张旭(约711年前后世)作。张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常在大醉后草书,落笔挥洒,变化无穷。他把草书笔意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因此他的七绝诗以构思新奇精巧、境界曲折幽深见长、诗中还时常给人以满纸烟云之妙。这首诗就体现了上述艺术特色。
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写远处云烟迷茫,溪上飞桥隐隐可见。一个“隔”字暗示是远观,构成了远距离的画面,幽深、神秘、朦胧,而且富于动态。次句“石矶西畔 问渔船”写近景。石矶嶙峋,溪水奔流,渔船轻摇。后二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是诗人向渔人问讯。诗人伫立在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错把眼前渔人当作曾经访问过世外桃源的那个武陵渔人,于是迫不及待地向他打听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在哪里。这两句问语,深深地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理想境界的急切心情。这里在问中写景,用笔也巧妙。
全诗由远而近,由观而问、由实及虚。把桃花溪清幽、秀丽的景色描写得有层次,有变化,富于浓郁的画意和深远情趣,而诗人用笔却素淡空灵,如同一幅写意画,其清远含蓄的笔情墨趣,很耐人寻味。
【鉴赏3】
这是一首山水诗。
诗题是“桃花溪”,诗一开头先写溪流。但是,诗人并没有正面写溪 流,而是写横卧于溪流之上的“桥”。这桥也不是近在眼前,而是“隔”着 “野烟” “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的一座小桥。由于烟岚的浮动,那桥在望中 给人以动感,所以说“飞桥”。诗人写的是桥与野烟,但却可以使人们凭着 自己的审美经验,想象到那溪流的悠长与两岸景色的引人入胜。在这一句 中,诗人用“隐隐” “隔野烟”从总体上描绘溪流,造成飘缈、朦胧、淡雅 的艺术境界。由于这境界是如此的令人神往,于是,就有了下面三句: “石 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石矶”一句,承上 启下,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叙述句,而是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诗人为 眼前所见到的美景所吸引,欲穷其源,探问究竟。于是,缘溪而行,以致于 “尽日”行于溪边,仍未穷其源头,依然看到的是“桃花” “随流水”的清 丽景象,好奇之心促使他不得不问溪畔的渔翁: 通往世外桃源的洞口究竟在 清溪的哪一边?后二句是诗人问渔翁的问话。它化用了晋代陶渊明在《桃花 源记》所描绘的景象。“桃花”、“流水”、“清溪”是诗人“尽日” (一 整天)看到的。它不仅照应了诗的题目“桃花溪”,而且把眼前“尽日”看 到的景象通过渔人同《桃花源记》联系起来,使其更富于一种神奇的魅力。 问而无答,更具有一个悠长的兴味,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