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原文
高公明图知郴州时[1],有民女苏氏,浣衣于河。河中有巨石,女踞其上。 有苔一缕,绿滑可爱,浮水漾动,绕石三匝。女视之,心动。既归而娠,腹 渐大。母私诘之,女以情告。母不能解。数月,竟举一子[2]。欲置隘巷[3], 女不忍也,藏诸椟而养之[4]。遂矢志不嫁,以明其不二也。然不夫而孕,终 以为羞。儿至七岁,未尝出以见人。儿忽谓母曰:“儿渐长,幽禁何可长也[5]?去之,不为母累。”问所之。曰:“我非人种,行将腾霄昂壑耳[6]。” 女泣询归期。答曰:“侍母属纩[7],儿始来。去后,倘有所需,可启藏儿椟 索之,必能如愿。”言已,拜母竟去。出而望之,已杳矣[8]。女告母,母大 奇之。
女坚守旧志,与母相依,而家益落。偶缺晨炊,仰屋无计[9]。忽忆儿言, 往启椟,果得米,赖以举火[10]。由是有求辄应。逾三年,母病卒;一切葬 具,皆取给于椟。既葬,女独居三十年,未尝窥户[11]。一日,邻妇乞火者, 见其兀坐空闺[12],语移时始去。居无何,忽见彩云绕女舍,亭亭如盖[13], 中有一人盛服立,审视,则苏女也。回翔久之,渐高不见。邻人共疑之。窥 诸其室,见女靓妆凝坐[14],气则已绝。众以其无归[15],议为殡殓。忽一 少年入,丰姿俊伟,向众申谢。邻人向亦窃知女有子,故不之疑。少年出金 葬母,植二桃于墓,乃别而去。数步之外,足下生云,不可复见。后桃结实 甘芳,居人谓之“苏仙桃”,树年年华茂,更不衰朽。官是地者,每携实以 馈亲友。
翻译
高明图任郴州知州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姓苏的民女在河边洗衣服,河中有一块大石头,女子蹲在石头上。有一缕青苔,碧绿柔滑,非常可爱,在水面上荡漾,围着石头飘动了三圈。民女看了后心里一动,回家以后就怀了孕,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母亲私下问她,女子把实情告诉了母亲,母亲一时也弄不明白。几个月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家人想偷着把他扔掉,但女子不忍心,藏在柜子里养着他。女子也决心不出嫁,以表明好女不嫁二夫。然而没有丈夫就生孩子,总归是不光彩的事。孩子已长到七岁了,还从未让他出来见外人。
一天,儿子忽然对母亲说:“儿已渐渐长大了,怎么能长久关在家里呢?我要走了,不能连累母亲一辈子。”问他到哪里去,他说:“我不是人种,我要腾云上天。”母亲哭着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等到母亲归天时,儿才来。我走了以后,你若需要什么,就打开藏我的柜子要,要什么有什么。”说罢,拜别母亲就走。母亲出门看时,已无影无踪了。女子回去告诉她的老母亲,老母也觉得很奇怪。
此后,女子坚守旧志,一直没有嫁人,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家境却越来越困难了,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女子忽然想起儿子临走时的话,打开柜子,果然有米有面,于是烧火做饭叫母亲吃。后来缺什么就要什么,有求必应。
又过了三年,女子的母亲因病死了。一切丧葬用品,都是取自柜中。葬了母亲后,女子独自一人过日子,一直过了三十年,从未接近过男人。
一天,邻居一个妇人去女子家借火,见她一个人坐在空房里,与她说了一会话就走了。过了一会,忽见一团彩云围着女子的房子,清清楚楚像盖子一样。云中立着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仔细一看,就是苏家的女子。转了很长时间,就渐渐升高看不见了。邻人都非常疑惑,到她屋里一看,见她打扮得非常漂亮,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已经没有气了。大家因为她孤苦一人,正议论怎么给她出殡,忽然一个少年进来。这少年长得英俊魁伟,向着众人一一道谢。邻居们也听说过这女子曾有个孩子,所以也不怀疑。少年拿出钱来埋葬了母亲,并在墓旁栽上两棵桃树,就告辞而去,走了几步就脚下生云,然后就不见了。
后来,这两棵桃树结的桃,甘甜味美,当地人都叫它“苏仙桃树”。年年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在这里做官的,每每拿着这桃馈赠亲友。
注释
[1] 郴(chēn 琛)州:清代为直隶州,属湖南,即今湖南郴州市。
[2]举: 生育。
[3]置隘巷:扔进小胡同;指抛弃。《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 巷,牛羊腓字之。”
[4]椟:木柜,木匣。
[5]幽禁:禁闭不使见人。
[6]腾霄昂壑:昂首于涧壑,飞腾于云霄。是以困龙腾飞自喻。
[7]属(zh ǔ主)纩:将死。《礼记·丧大记》:“疾病,??属纩以俟绝气。”属,附 着。纩,新丝绵。人将死,在口鼻上放丝绵,以观察有无呼吸,叫属纩。因 以作为将死或病危的代称。
[8]杳(yǎo 舀):辽远不见踪影。
[9]仰屋:愁思无计的样子。
[10]举火:生火做饭。
[11]窥户:指出户。户,家门。
[12]兀坐:独自静坐。
[13]亭亭如盖:高耸如车盖。《文选》曹丕《杂诗》之二:“西北有浮 云,亭亭如车盖。”李善注,“亭享,迥远无依之貌。”
[14]靓妆:盛妆。凝坐:端坐不动;僵坐。
[15]无归:未嫁,因而无处归葬。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