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文言文
中州境有道士[1],募食乡村。食已,闻鹂鸣[2];因告主人使慎火。问 故,答曰:“鸟云:‘大火难救,可怕!’”众笑之,竟不备。明日,果火, 延烧数家,始惊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称为仙。道士曰:“我不过知鸟语耳, 何仙也!”适有皂花雀鸣树上[3],众问何语。曰:“雀言:‘初六养之,初 六养之;十四、十六殇之[4]。’想此家双生矣[5]。今日为初十,不出五六 日,当俱死也。”询之,果生二子;无何,并死,其日悉符。
邑令闻其奇,招之,延为客。时群鸭过,因问之。对曰:“明公内室[6], 必相争也。鸭云:‘罢罢!偏向他[7]!偏向他!’”令大服,盖妻妾反唇[8], 令适被喧聒而出也。因留居署中,优礼之。时辨鸟言,多奇中[9]。而道士朴 野,肆言辄无所忌[10]。令最贪,一切供用诸物,皆折为钱以入之。一日, 方坐,群鸭复来,令又诘之。答曰:“今日所言,不与前同,乃为明公会计 耳[11]。”问:“何计?”曰:“彼云:‘蜡烛一百八,银朱一千八[12]。’” 令惭,疑其相讥。道士求去,令不许。逾数日,宴客,忽闻杜宇[13]。客问之,答曰:“鸟云:‘丢官而去。’”众愕然失色。令大怒,立逐而出。未几,令果以墨败[14]。呜呼!此仙人儆戒之,惜乎危厉熏心者[15],不之悟也!
齐俗呼蝉曰“稍迁”,其绿色者曰“都了”。邑有父子,俱青、社生[16], 将赴岁试[17],忽有蝉集襟上。父喜曰:“稍迁[18],吉兆也。”一僮视之, 曰:“何物稍迁,都了而已[19]。”父子不悦。已而果皆被黜。
翻译
中州境内有一个道士,到乡村去募化食物。吃过饭,听到黄鹂叫了一会儿,他告诉主人要谨防火灾。主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听到鸟说‘大火难救,可怕’。”大家都笑话他,一点也不防备。第二天,这家果然失火,火势蔓延,烧了好几家,这才醒悟道士的神奇。有好事的人追上他,称他为神仙,道士说:“我不过能听懂鸟语罢了,哪里是什么神仙!”这时正巧有一只皂色的花雀在树上鸣叫,大伙问道士花雀说的什么,道士说:“花雀在说‘初六生的,初六生的,十四、十六就死了’,我想这家可能生了一对双胞胎,今天是初十,不出五六天,两个孩子会一起死掉。”人们到这家一问,果然生了两个儿子,没过多久,便都死了,日期和道士说的一样。
本县县令听说了道士的奇异,便把他召来,奉为上宾。正巧有一群鸭子经过,县令就问道士鸭子说了些什么,道士说:“您的内眷必有争闹的事。鸭子说‘罢罢罢,偏向他!偏向他!’”县令听了大为佩服。原来刚才县令的大老婆和小老婆争吵,县令刚被吵闹出来。于是县令就把道士留在县衙中,非常优待。道士时常辨别鸟语,大都被说中;而道士为人朴实粗鲁,说话直来直去,不知忌讳。县令非常贪婪,一切地方上供给衙门用的物品,他都折算成钱装入自己的腰包。一天,县令和道士正坐着,一群鸭子又过来了,县令又问道士。道士说:“今天它们说的同以前不同,它们在为您算帐呢!”县令问:“算的什么帐?”道士说:“它说‘蜡烛一百八,银珠一千八。’”县令很羞惭,怀疑道士在故意讥讽他。道士要求离开这里,县令不允许。过了几天,县令设宴招待客人。忽然听到杜鹃的叫声,客人问道士,道士说:“鸟说‘丢官而去!’”客人们听了,愕然失色。县令大怒,立刻把道士赶出门去。时间不长,县令果然因贪污受贿被罢了官。呜呼!这是仙人在警告县令,可惜县令醉心于贪婪,最终也没有醒悟。
齐地风俗叫蝉为“稍迁”,把绿色小蝉叫“都了”。县里有父子二人,都在乡里岁试时考在五等六等被降为青衣的生员与社学生员。他们准备再考岁试,这时忽然有蝉停在他们的大衣襟上,父亲高兴地说:“‘稍迁’,是好兆头。我们要逐步升迁了。”一个书僮一看,说:“不是‘稍迁’,是‘都了’罢了。”“都了”与“全都完了”谐义,父子两人听后特别不高兴。不久两人参加岁试还是都被刷了下来。
注释
[1]中州:古豫州处九州中间。后世河南省为占豫州之地,故相沿称为中 州。
[2]鹂:黄鹂。一种善鸣的小鸟。
[3]皂花雀:麻雀之一类,翎羽呈暗褐色,较常见者颜色为深。
[4]“初六养之”三句:据下文,初六是小儿生日,因二子孪生,故重言“初六养之”;十四日、十六日则分别为二子殇日。
[5]双生:孪生。一产双胎。
[6]明公:对位尊者的敬称。明,贤明。
[7]偏向:偏袒。偏护一方。
[8]反唇,争吵。
[9]奇中(zhòng 众):预言与实况贴合得出人意外。
[10]肆言,任情直言。
[11]会计;计算。合计。
[12]银朱:矿物名,为正赤色粉末。可入药,亦可作颜料,供官府朱批 用。
[13]杜宇:杜鹃鸟的别名。
[14]以墨败:因贪赃而丢官。墨,贪污受贿:不廉洁。《左传.昭公十四 年》:“贪以败官为墨。”注:“墨,不洁之称。贪欲而败其官守,谓之污 墨。”
[15]危厉熏心:《易·艮》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本谓履凶险之事,使人忧苦。危、厉同义,谓凶 险。熏心,谓忧苦如受熏灼。此句谓县令醉心于贪欲,遂不顾蹈危履险。
[16]青、社生:指被黜降为青衣的生员及被罚“发社”的生员。明清儒 学生员的襴衫法定用玉色布帛。又岁、科两试(主要是岁试)行六等黜陟法, 其考在五等者,附生降青衣,青衣发社;考在六等者,廪膳生十年以上及入 学未及六年者,皆发社。发社,谓罚在社学肄业。
[17]岁试:见卷一《叶生》注。青衣及发社生员,经岁试考列一、二、 三等者,可补库膳生、增生或恢复附生资格。下文”稍迁”即指此。
[18]稍迁:意谓“稍见(或逐步)升迁”。因与蝉名谐音,故其父喜为 古兆。
[19]都了:意谓“全部了结”、“一切落空”。因与绿蝉之名谐音,其兆不吉,故父子闻言不悦。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