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对蒙特梭利数学区的学习心得体会
蒙特梭利的教育:尊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作为一种的教学方法之人们广泛地关注,但我们对他了解甚微。
所幸的是我能在暑期参加了北京蒙氏教学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
对我来说是一次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新理念的好机会。
当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诚学习发现幼教界已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各种教育理念纷纷涌入,各种课程方案纷沓而至,面对这一切,仅仅是学习和模仿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通过暑假蒙氏实践培训,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特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
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蒙特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
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我在培训中学习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并且能在操作中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在学习中,看着程老师在操作,自己看着好像很简单,觉得一幕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时才感到“做了就会了”这句话。
通过学习让我联想到这作为小班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多点空间让他们动手尝试,给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衣,脱衣,用餐,扫地等,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
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听了就忘记,看了就知道,做了就明白。
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特色就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特梭利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
“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和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
热爱他们,关心他们。
它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协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提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他还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
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加强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同时,我认为对于蒙特梭瑞教育理念,我们应取其精华,汲取最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发展的部分,充分结合我国幼儿的世纪发展需要,不断探索蒙特梭瑞中国化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
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
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学生
初二数学学习经验心得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也许是一个令人有些畏惧的名词.但是,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把数学比做是文科生的生命线,有人说数学和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名文科生的层次,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好数学.在我看来,数学其实是一门非常奇妙而有趣的学问。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敢于发现的眼睛,你就能够找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就会对它产生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既对数学感兴趣,又下定决心努力学好数学,那又怎么会学不好呢?课本对于数学来说,是很重要的。
我们做的试题,有很多都是课本例题或其“变种”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把课本好好看看,要拿下这些题便易如反掌;反之,要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础题会失分,难题更不可能做得好。
数学的逻辑性、分析性极强,可以说是一种纯理性的科学,要求思维清晰明了,因而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数学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来说。
以下是我个人觉得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几点:
【第1句】:按部就班。
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
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第2句】:强调理解。
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我的经验是,每新学一个定理,便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第3句】:基本训练。
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常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第4句】:标出重点。
平常看题看课本的时候,碰到有好的解题方法或重点内容,可以用鲜艳的彩笔划出来,以便以后复习时能一目了然.最后想谈谈数学这一科目的应试技巧。
概括说来,就是先易后难。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头脑清醒的时候,本来一些较难的题也会轻易做出来;相反,头脑混沌的时候,一些简单的题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考试时,遇到拦路虎是不可避免的,停下来有两种可能,一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出来,但由于耗费了大量时间,接下来或者不够时间做完题目,或者担心时间不够,内心焦急,一时连简单的题也做不出来了;二是还是没有做出来,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连后面的题也没做完。
而先易后难,则是愈做愈有信心,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或者最后把难题做出,或者至少保证了会做的题不丢分。
------------------------------------------------------------------------------------------------------------------一、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
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他们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第1句】:课前预习阅读。
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
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
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第2句】:课堂阅读。
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第3句】:课后复习阅读。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
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
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
能否有简便解法
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有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经验的老师认为:能够发现和提出疑问的学生才更有希望获得学习的成功;反之,那种一问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学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
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不愿意动脑筋,不去思考,当然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疑问。
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
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
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一、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
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
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
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上课要“听、记、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
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
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
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总之,学习数学要有方法、计划和合理的安排。
新课授完后,有些同学就感到头痛,于是,东看看西翻翻,一天下来,不知 道自己学了什么。
因此,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法、目标;没有方法,就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没有目标就会没有动力.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1)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互动让我学习到了: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教具、学具来促进数学活动的前行,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中的数学活动和不自觉地学习数学,教育无痕。
体会如下:
【第1句】:运用教具、学具来促进数学活动的前行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活动,体验、感受、探究等学习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具和学具起了很好的协调作用,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像,激发起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效的 促进了数学活动的前行 。
【第2句】: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数学实践活动的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它不受课内学习的限制,不拘泥于教材,不受课时的限制,是对课本知识的运用、深化和提高。
设计数学实践活动可以选择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素材做学习、调查研究的内容,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开拓视野,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体会到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
【第3句】:数学实践活动课中的数学活动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心得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习惯心理学明确指出:习惯种稳固动力定型长时期逐渐形成时易改变行或倾向习惯有好有坏而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叶圣陶曾明确指出:教育简单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我们想要做好教育得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做晓之理动之情持之恒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我主要从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家长们借鉴:、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习惯认真听讲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重要前提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习惯非常重要我认认真听讲主要包括五方面即看、听、想、说、做看看老师和同学演示、板书及动作做看时动口听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学生回答问题另外同学却干别事情……因们觉得自己没事做认关事所课堂上我常常提出样要求:当别孩子发表意见时候其孩子定要认真听看看想法和样还有没有更好意见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表扬些听得认真孩子(:表扬XXX)此激励其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想想学习内容和问题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每当我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前我都会给出定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先想想说回答问题、发表自己意见课堂上每当孩子发表意见时我常常要求孩子们把说完整并鼓励孩子们交流时勇敢地提出自己意见和看法做操作学具、做好练习我要求学生操作过程要亲自参与只有教具情况下我还常邀请孩子们上台来演示进行具体操作使其感受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习惯现多高年级老师都反映学生做些解决问题题特别困难原因学生常常题没读完开始解答或添字、漏字乱解题意总而言之句:学生认真阅读习惯差而解决问题又小学数学重点和难点因此从低段开始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平时解决问题教学我注意从几方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第1句】: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我讲授解决问题时我改变了大多数教师喜欢亲自读题目习惯让学生齐读或者名学生读其学生听并运用简短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数量关系弄清数量关系再请们自己选择合适方法进行解答
【第2句】:注意找出题关键词解决问题过程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学生解题过程往往没有注意某字存把本应该错题目做错了所我让孩子们读题时常常要求孩子们圈出题关键词使其养成认真、细心阅读习惯(针对上情况我还自编了解题四步骤:(1)找出数学问题(2)找出与问题有关数学信息和方法(3)列式计算(4)写单位和答)
【第3句】:对于表格、图画式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其叙述出来新课改背景下出现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开放题样题目能图表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找出有价值数学信息同样也要建立定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形语文教学样让学生用自己把意思表达出来(:20X3表示320相加和多少等)样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了训练所教师平时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能力和经验顺利、正确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数学门思考性强学科离开了思考谈上学习数学所教学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逐步养成其独立思考习惯
【第1句】:提出思考问题给孩子们足够思考时间课堂我们发现:智力水平高孩子当老师提出问题们快地举手作答其智力水平下孩子能还需要些时间了让大多数孩子成陪读教学我常常引导爱思考学生进行思考明确提出想比想好想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想了才有能想对等鼓励孩子们敢于说出自己想法
【第2句】:鼓励孩子们勇于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低年级开始要培养学生懂问良好习惯所我们要满腔热情鼓励孩子发问对懂问孩子要大加表扬孩子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低年级学生会提问特点数学教学过程我常引导学生看情景图放过任何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经常训练学生会从无疑有疑从会提问题会提问题了对于胆小、自卑敢发问学生我常常鼓励们引导们进行提问帮助们树立自信心由此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非常有必要而且只有通过学生思考才能产生新见解才会有交流愿望才会出现有活力数学课堂四、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习惯完成作业学生学习数学基本项任务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技能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做作业习惯作业仅仅完成了还行还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开始写作业我教育学生书写定要漂亮并给们灌输样观念:字写得漂亮老师看字会觉得爱整洁、听乖孩子每老师都会喜欢;反过来字写得歪歪扭扭给老师们留下第印象好了所们想当乖孩子把们字写工整纠正孩子们书写习惯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孩子们改错习惯凡做错题孩子我都要求们进行改错并对们进行辅导纠正们错误理解家里完成作业您也像我样要求孩子我们双管齐下定会有效\ 。
读后感500字 关于数学的
灵魂的照耀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光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
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在有暇之余,我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传》,从而来体会一下托尔斯泰的人生成长的艰辛历程。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
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
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辉,照耀着《战争与和平》。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
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
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
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
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国作家,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 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
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与学具
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与之相适应,小学教学内容正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深刻变化。
小学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学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知识,符号和数字作为数学的独特语言,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难免晦涩难懂。
一些小学生容易将这种畏难情绪带到平常的学习中,以至于有些学生出现了偏科的现象。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最终达到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这一目标。
这一思想与我们学校开展的领袖儿童教育思想,也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且能影响他人的人”是一致的。
随着我们学校“领袖儿童教育”的不断深入,在今年春季植入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都纷纷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观察中我发现,很多小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来,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争着抢着张嘴说话,差一点的学生干脆只顾自己玩弄小动作,谁也听不清谁说了些什么。
交流时,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然在说“我怎么样。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像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
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
在今年秋季,学校又开展了“三模小组化”的教学模式的研讨。
通过平时的听评课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平时的思考,谈谈我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合理搭配学习小组,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合作小组人数最好为两人。
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
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
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我认为以四人小组来划分比较合理。
因为在听课中我们发现,6人或6人以上一个组并不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小组学生人数多了不利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此外,在搭配小组时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这样既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互补,又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二、从习惯抓起,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艺,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小组活动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
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从习惯抓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
一是积极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思考之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当中去,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和习惯。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是主动参与交流讨论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角的敞亮、思路的宽阔。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方案或想法,也不迷信权威,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 。
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四是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并敢于质疑的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
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及时开展小学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如果评价机制运用得当,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
在实验探索中,我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提升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即关注鼓励个人竞争,更关注小组合作情况。
具体评价方法: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汇报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
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等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提高。
② 对学生研讨、交流的及时评价。
及时评价作得及时准确,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在进行《数学广角》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在小组中探讨:“把两张长10厘米,宽1厘米的纸条贴接起来,再量一量,看它的长度是多少
你们发现了什么
” 各组同学贴的贴、量的量,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汇报员争着说:“我们小组经过研究发现:所有这样贴起来的纸条都有两小段重叠了,所以都比20厘米短。
”老师评价说:“你们小组合作的真不错,不但发现了问题,还找出了原因。
其他小组也是这样吗
”学生们高声说:“是
”老师鼓励说:“你们真了不起
大家还愿意继续合作,研究一下如果中间贴的部分是2厘米,这张纸条有多长吗
”话声未落,各小组又纷纷行动,研讨的热情更高涨了。
③对各小组的表现互相评价。
小组间的互评可以让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可以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如:指出哪个小组解题思路最清晰、最易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配合最默契;哪一组最守纪律等。
自己小组与他们相比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
对别人的成绩做到心服口服,对自己也是一个促进。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第1句】: 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数轴)上的点与表示具体大小的数的一一对应,又如分数应用题中一个具体数量与一个抽象分数(分率)的对应等。
对应思想也是解答一般应用题的常见方法。
例
【第1句】: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多少个
例
【第2句】:雇工每年工资为12卢布外加一件长袍,当他干了七个月后得到5个卢布和一件长袍,问一件长袍值多少卢布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将小兔和小鹿、小猴和小熊、小兔和小鸟一一对应后,进行多少的比较学习,向学生渗透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
【第2句】: 转化思想方法: 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
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
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形体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
在计算中也常常用到转化,如甲÷乙(零除外)=甲×,又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在解应用题时,常常对条件或问题进行转化。
通过转化达到化难为易、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
例
【第3句】: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0天可完成。
现在由甲队单独做30天,乙队接着做20天,共完成工程的20%。
甲队单独做要几天完成
例
【第4句】:下图是由3个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已知大长方形的宽等于2个小长方形的宽的和,A、B、C分别表示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且A为6cm2,c为3cm2,求B。
【第3句】:符号化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ab=ba公式、s=vt等都是用字母表示数和量的一般规律,而运算的本身就是符号化的语言,所以说符号化思想方法是数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们进行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的一种载体。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例
【第5句】:某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从一年级就开始用“□”或“( )”代替变量 x ,让学生在其中填数。
例如: 1 + 2 = □ ,6 +( )=8 , 7 = □+□+□+□+□+□+□;再如:学校原有7个皮球,又买来4个,学校现在有多少个皮球
要学生填出□ ○ □ = □ (个)。
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
【第4句】: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的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对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可分为奇数和偶数,若按约数的个数分则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又如三角形既可按角分,也可按边分。
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
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例
【第6句】:把
【第1句】:
【第2句】:3……20这二十个自然数分类。
【第5句】: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第6句】: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第7句】:代换思想方法他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
如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第8句】: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第9句】:可逆思想方法它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可以从条件或问题思维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有时可以借线段图逆推。
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7,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了16千米,还有94千米,求甲乙之距。
【第10句】:化归思维方法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
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
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
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
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时也经常用到它,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
如:小数除法通过“商不变性质”化归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归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通过“通分”化归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等;在教学平面图形求积公式中,就以化归思想、转化思想等为理论武器,实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再如 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 1/2 米,黄鼠狼每次可向前跳2 3/4米。
它们每秒种都只跳一次。
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12 3/8米设有一个陷阱,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阱时,另一个跳了多少米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但通过分析知道,当狐狸(或黄鼠狼)第一次掉进陷阱时,它所跳过的距离即是它每 次所跳距离4 1/2(或2 3/4)米的整倍数,又是陷阱间隔12 3/8米的整倍数,也就是4 1/2和12 3/8的“ 最小公倍数”(或2 3/4和12 3/8的“最小公倍数”)。
针对两种情况,再分别算出各跳了几次,确定谁先掉入陷阱,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上面的思考过程,实质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一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即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正是数学能力的表现之一。
【第11句】:集合思想方法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
集合思想是近代数学的最基本思想,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实变函数、概率统计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小学数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的思想。
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孕伏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利用图形间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
例
【第7句】:某班参加校运会,参加田赛的有26人,参加径赛的有30人,其中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12人,田、径赛项目都没参加的有4人,这个班学生共多少人
例
【第8句】:求不超过20的正整数中是2的倍数或3的倍数的数的个数。
例
【第9句】:某研究所共有145人,人人都学过至少一门外语;其中学过英语的有90人,学过俄语的有80人,学过日语的有60人;既学过英语又学过俄语的有45人,既学过英语又学过日语的有40人,既学过俄语又学过日语的有30人。
问同时学过英、俄、日三门外语的有几人
【第12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
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
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一块正方形地,如果把它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都增加3米,所得到的新正方形场地比原场地增加了57平方米,求原场地面积。
例、已知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
且乙数比甲数大20,求甲数。
【第13句】:统计思想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就要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这就是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情况,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数作为该班成绩的标志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统计方法。
【第14句】:极限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
这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关节点”,在小学数学讲述圆的周长、面积知识时,就以“极限”为“关节点”。
“化曲为直”地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
例、不计算直接比较63×66与64×65的大小。
例、想一想:如何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表达
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
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1 ÷ 3 = 0.333…是一循环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第15句】: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从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发,充分运用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过程,达到简化和假设。
它是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或数学问题,乃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高数学素养所追求的目标。
例
【第22句】: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例
【第23句】:用一笔钱购买某种服装,若单买上衣可买10件,单买裤子可买15条。
如果用这笔钱购买这种成套服装可买几套
【第16句】: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如何把握数量关系,抓“不变量”作为突破口,往往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例、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占20%,后来又买了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总数的30%,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
例、甲、乙两班共120人,若甲班调4人到乙班,则两班人数相等,求甲、乙两班原来各几人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主要思想方法外,小学数学还有其它的一些思想方法,如倒推法、类比法、列举法、假定法、实验法等。
必须指出,有时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而有时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却必须同时用到几种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以上例,就可以应用变中抓不变、倒推、转化、数学模型等多种思想方法解答。
【第17句】:有序的思想方法 思维要有序,即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全面地观察和思考问题。
如果思维无序,观察或思考时杂乱无章,就容易造成思维的重复或遗漏。
例15 左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例
【第16句】:用
【第5句】:
【第6句】:
【第7句】:8这四个数字中的三个,能组成几个被5整除的三位数
【第18句】:运动的思想方法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
用运动的、变化的眼光看事物,往往最能把握事物间的本质联系。
如几何中的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一个“动”字。
例、甲、乙两人同时绕着一座长8米,宽5米的长方形住屋围墙边作同向前进,起初的位置如图,已知甲每秒行3米,乙每秒行2米。
问甲何时最早能看到乙
(甲不许回头看) 8米 例、在一只装满水的瓶子里插着一根小棒,当把这根小棒轻轻向上提起4厘米时(小棒仍保持一部分浸没在水中),这时小棒上浸湿部分在水面以上的高度()。
[A、比4厘米短 B、 比4厘米长 C、正好是4厘米]
【第19句】:函数的思想方法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
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
”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
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在新世纪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
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较好的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第20句】:整体思想方法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应从宏观和大处着手,整体把握,化零为整往往不失为一种更便捷更省时的方法。
例、128人进行乒乓球淘汰赛,最后决出冠军。
比赛共要进行几场
例、抗日战争时期军属李奶奶家住着一个八路军伤病员,李奶奶家有20个鸡蛋和一只每天能下一个蛋的母鸡。
若伤病员每天吃两个蛋,问最多可连续吃多少天
例
【第19句】:李师傅喝了一杯酒的,然后加满饮料,又喝了一杯的,再倒满饮料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满饮料,最后把一杯都喝了。
李师傅喝的酒多还是饮料多
孩子听家长讲完大庆故事后的体会以日记的方式写出来
韦立谦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写作是反映学生总体语文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之一。
其中坚持写日记,就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魏书生等专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的确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写日记是小学生有效的练笔方式,通过写日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这几方面的优势:(1)日记形式短小,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2)有利于习作能力的长期培养;(3)日记内容丰富,学生有话可说。
(4)日记更多是学生自己生活与思想感情的记录,是“自己说给自己的话”,学生在写作中较为自由,兴趣较大。
虽然“多练笔”(坚持写日记)也是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反而作为自己的一种需要,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常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一、 上好第一课,积极引导。
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我都特意准备这节指导课。
用形象的比喻告诉学生写日记的必要。
既告诉学生有的人用摄像机拍摄下自己或他人的生活中有特殊意义的场面,有的人用照相机拍摄下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或难忘的瞬间,这是人们在用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人生美好的时刻。
当然,记录人生美好的时刻的方法有很多。
大家想象小学生可以怎样记录我们的生活呢
学生们自然想到画画这种形式。
于是我告诉学生还有一种更好的形式那就是写日记。
写日记就是我们小学生把自己的笔当作摄相机和照相机,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童年成长的乐趣。
我还拿出我自己孩子的像册,一一指给我的学生看,并给学生读在我的孩子的每年生日时照的照片下我给他写的成长记录。
学生们听后充满好奇,感受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我的孩子婴幼儿时期的可爱。
但是由于我的大意,在孩子两周岁时我忘记做记录,所以像册上孩子两周岁时的照片下面是一篇空白。
我告诉学生,直到现在甚至将来我也将永远无法弥补这部分记录了,因为现在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再也无法回到他两岁时的样子了,虽然有他两岁时的照片,但是照片背后的故事我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这将是我终生的遗憾
我还告诉学生,他们也会渐渐长大,童年会一去不复返,他们如果能及时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记下自己童年的天真可爱,长大后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然后在这节课上,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些名人写日记的心得、交流写日记的好处、揭示写日记的秘诀、拓宽写日记的内容、等环节,努力来达到让学生不怕写的目的,努力消除学生对日记的不正确的理解。
二、 做一个好榜样,轻松尝试。
我告诉学生,写日记就是写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自做过的事情。
写日记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
这些事情可能发生在教室,可能发生在校园里,可能发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可能发生在家里。
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情想一想,说一说,再有条理的写下来,这就是日记(或周记)。
如果不用笔记录我们多彩多姿的童年生活。
错过了,有时会后悔一辈子的,就会对童年留下遗憾的。
我拿出自己写的几篇简短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日记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什么是日记,怎样写日记。
然后让学生试着也写写。
当然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处女作”,要积极的肯定,表扬,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更是鼓励有加。
对学生的日记要求不要过高,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不要求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写题目、不强求突出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
让学生觉得日记好写,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同时在学生们中间树立榜样,通过在全班交流、展览等形式引导学生们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写日记的快乐。
引导学生们把写日记当作生活中一部分,让他们轻轻松松去写日记,记录他们的生活,了解写日记的浅层面上的意义。
要求学生养成的习惯,作为老师必须首先养成,写日记也不例外,也即“下水作文”。
因为教师的下水文,是学生作文的引子、参照物。
如果学生没有什么比照,作文也就成胡乱地放飞。
小学生作文不像成人那样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是处于模仿时期,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
语文书上的许多插图也是写话的一个好帮手。
比如我们讲看图学画这样的文章时,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
上课的时候,通过一幅幅插图的指导,不仅很好的巩固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也很好地教会了学生怎样有序观察及表达。
这样孩子对写话的兴趣也就浓厚了。
不用给他们讲太多的有关写作的技巧,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写话要有一定的顺序,人物要有表情、语言、动作的描写,这样才会生动、丰满。
如果不加指导,只是让孩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一开始学话的人来说是不现实的。
只有扶着他们走了一段路后,我们才可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觉创作。
三.家校一心、共同鼓励。
由于写日记一般是在家完成的,所以我很注重赢得家长的帮助。
因此征得家长的支持配合是很有必要的。
我通常家长会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在跟家长们的联系中,家长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比如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急于求成;激发孩子倾诉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体验成功;必要的监督;父母热心参与等等。
我也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指导孩子写日记。
【第1句】:说。
一般说来,学生写作前,我都是先让学生回忆一天的生活,选择可写的材料。
然后经过一定的思考,把要写的内容给家长说一遍,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孩子说通顺了,思路也就理顺了,再写就容易多了
【第2句】:写。
由于孩子的识字量有限,学生近写作时,会遇到不会写的字时,要尽可能地问家长或查字典解决。
虽然孩子可以写拼音,但我认为学生通过家长或字典的帮助写出自己不会写的字,孩子会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孩子还会多认识一些字,多会写一些字,避免了孩子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想写音节的懒毛病,提高孩子的识字率。
【第3句】:赏。
孩子写完后,我都鼓励学生大声给给家长读一遍(如果其他家人在家最好也请来,作为孩子的第一读者一起欣赏),以增加孩子的成功感,自豪感。
【第4句】:存好学生的作品。
日记是学生用笔记录的自己成长的足迹,日记是一种文字摄像机,它记录了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欢乐与忧愁,成功与失败,它还记录着孩子观察、语言尤其是书面表达及认识事物等各方面能力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要做个有心人,把用完的日记本保留好,甚至有条件的可以用计算机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把这种册子当作一本书,放在自己的书架上。
在学生轻松的日子里,重新翻阅一下,会重温过去的经历,会激起自己对往日的美好回忆。
当然,读过去的文章,再比较现在的日记,学生会明显感受到自己在一天天进步,写作水平在逐步地提高。
另外,看到自己的日记也能系统装订成“书”,也能向其他买来的书一样自豪地立在书架,学生也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这也更会督促、激发学生进一步写好日记,培养写日记的习惯,享受写日记的乐趣。
四、 及时交流评价,互相学习。
【第1句】: 第一节课语文课或晨读时间进行日记交流。
学生往往是从同伴身上互相学习,而且这种学习由于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所以有可比性,所以写日记好的可以引领差的。
这种引领比老师讲多少遍都有效。
所以注重生生交流。
同学们分小组读一遍自己的日记。
让小伙伴们作为他们的第一读者,以增加孩子的成功感,自豪感。
同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文章中存在的语句不通、错别字等毛病,他们会自觉修改或在伙伴们提出问题后修改,为了赢得小伙伴们的认可或赞赏,他们也会努力把文章写的更通顺,更流畅。
在这期间,我在请他们选出写的最好的同学和日记有进步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教师一定要找出孩子写的好的语句或段落或比上次文章中进步的地方,鼓励学生。
当然表扬学生一定到位,要有针对性,表扬要结合学生文中具体的语句,要让学生切实感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不要笼统说“好”,那样会让学生认为你在应付他。
在表扬的基础上,再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议。
提修改建议要委婉,比如:“如果你能把┉┉改改,文章会更好”,或者“如果文章这样改改,一定更出色”。
这样教师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
当然教师提出的修改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学生稍做努力能完成。
修改建议不要太大,太空,更不可将学生的文章说的一无是处,全面否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同时,教师批阅时也要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呵护学生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2句】:教师及时批阅点评,对日记不写评语写心语,适时给学生一些惊喜。
批改学生日记写评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近年来,我改写心语,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
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它本因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起不了多少作用。
而心语不同,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
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百读不厌”。
心语的内容可以是:(1)回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2)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3)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4)暗示日记中的某些不足;(5)倾吐烦恼,让学生感到你很信任他,进而亲近你。
也许正是一周又一周心语的交流,我们师生都非常盼望交日记上日记课的日子。
经常学生教上日记不久,就会有学生跟在我后面追问“老师我写的日记怎样啊
”“老师,我日记得个什么呀
”“老师什么时候发日记本啊
”此外,适时的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也可以激发兴趣。
比如:给进步的学生画一朵小红花,盖个大拇指、奖杯什么的;给获得好成绩的同学照上一张合影,给取得飞速进步的同学发张奖状,给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写张喜报……文章想像丰富画对飞翔的翅膀,拟人手法用得好给他画个卡通人物,画张笑脸以示对他的鼓励……意外惊喜,应是教师创造的杰作,教师应有创造的思维,努力用新奇的方式去激励。
教师的创新,不仅培养了学生爱写日记的兴趣,而且也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创新型教师,便有了创新型学生。
【第3句】:推荐发表,激发自主性。
当发现有价值的文章时,我会让他先自己改,然后再共同改,最后让他抄下来,参加学校的比赛。
现在有部分好的习作让他们发在博客上。
让他们体会更大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这更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更好的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虽然如此,仍有学生对日记内容犯难,觉得没有东西可写。
他们不知道什么东西可写,他们总以为日记的内容是很难找的。
其实,日记内容无处不在,非常丰富,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日记素材呢
五.引导学生寻找日记素材。
一天下来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很多,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不强,再加上贪玩,我们要让学生每天都发现值得写的事情,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第1句】:在家庭生活中找素材。
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家里,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向家长提出来,家长能回答的,要认真听家长的解释,家长不能回答的可以问别人,查资料、问老师,一定学会凡事打破沙锅问到底。
只要学生明白了,弄清楚了,甚至触类旁通时,这件事情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就会有一种得到答案后的满足感,愉快感。
如果让学生写下这种满足来,就是一篇日记。
我还常引导学生要做家庭中一名真正的小主人,要关心家庭的一点一滴的变化,作个生活的有心人。
比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家里新添了件什么物品,观察这件物品的形状、颜色、摸上去的感觉,请家长帮助看说明书弄明白该物件的用途,以及自己看到之后所想到的;如果是食品还可以看看食品的形状、颜色,品尝并比较它于其他同类食品的味道等等,然后写下来,这也是日记。
再比如家长为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家里来客人后自己的快乐心情,阳台上的花开花落时的样子,自己拼的一幅图,自己在电脑上做的一幅画,一个拼插玩具,昨夜的一个美梦,看的一个好的电视节目、读了一篇好书后的想法,与家长的一次游戏,为了一个问题一家人的争论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日记材料。
只要细心观察,家庭生活就是个取之不尽的日记资源宝库。
【第2句】:上学路上觅素材。
我常常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上学、放学路上发生在路上行人间的事情:比如发现自己喜欢的车辆,路边的建筑、花草树木的变化,有特色的标语、广告,甚至天气的变化,对路上突发事情的看法等等也是日记的好材料。
比如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在上班的路上,我蓦然抬头,看到公路两旁的大杨树光秃秃的,经过园丁的修剪,杨树的枝杈从地面往上看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于是到了学校,我就引导学生当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要细心留意公路两旁的大杨树,看看他们的样子,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看到的大杨树。
第二天,我问学生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冬天公路边的这些杨树都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
”有的说:“我看到的杨树有三个大枝杈,像个吃饭用的大叉子”,有的说:“有的树枝弯弯的,像一个小靠椅”。
还有的说:“有的几个树枝都向外伸者,像盛开的花朵;有的树杈倒过来看像一把手枪”。
。
。
。
。
。
听着学生们富有想象力的发言,我笑了。
尽管有的孩子说的不太合理,但看到孩子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着这些冬日的杨树飞翔,我很感欣慰。
我鼓励学生立即把前一天观察到的和刚才大家说的写下来,学生们很高兴地写下了这篇日记,并感受到了观察成功的喜悦。
事后,我引导同学们只要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多想一想,多看一看,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会给自己找到很好的日记材料呢。
【第3句】:校园生活寻素材。
我还经常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在学校里同学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游戏,某个同学说过的有意思的话,老师的一次表扬、批评,自己一次得意的作业,孩子自己发现的一些变化,自己喜欢的一节课,一次实验,一次活动,集体外出时的自己的所见所问等,这些可以说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材料。
有一次,在一个课间,数学老师把部分学具----几个算盘放到讲台上后就去上厕所了,班上的几个同学处于好奇,纷纷玩起了算盘,由于玩得投入,连上课铃响,数学老师进教室,这几个同学都未曾觉察。
以致于班长喊起立时,这几个同学紧张地跑错了座位,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这一幕恰巧让偶然路过的我看到了。
我知道引导学生说话、写日记的材料来了。
这节数学课后,是我的语文课。
我临时改变教学计划,而是饶有兴趣地问:“同学们,上一个课间部分同学玩算盘很开心。
请问大家是是怎样玩算盘的
从哪里你还能看出这几个同学喜欢完算盘来。
”同学们边说边笑,非常开心。
我乘机说道:“这几个同学真有趣
怪不得我看到刚上数学课时大家那么开心呢
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件事写下来,让老师也分享这份快乐好吗
” 同学们欣然同意。
在观察、叙说的基础上,同学们的思路清晰多了,再写这篇日记也就比较容易了。
当堂同学们写的日记内容充实有趣,有许多篇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在这种教师的随即指导,即时写作中,学生们懂得了在学校生中照样有丰富的日记材料可写。
【第4句】:节假日有素材。
现在的家长在节假日、周末聚会时经常会带孩子走亲访友、游览观光。
在这些快乐的日子里,我们教师同样要做个有心人,指导学生体验生活,细致观察,甚至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尽情玩耍让孩子尽情享受其间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要学会记录自己在外感受最深、兴趣最浓的部分,孩子便会有的说,也会有的写。
比如,有个学生到一个山区去玩,偶尔看到山上有些树,树上结满了状如绿色的乒乓球大小的果子。
该生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摘下一个果子就啃,他感到非常涩,难以下咽。
经家长的帮助,他砸开绿色的皮,欣喜地发现原来手中的这个像绿色乒乓球一样的东西原来竟是核桃
就这样,从看核桃——尝核桃——砸核桃——认识核桃,学生无不在乐趣中去观察、去发现。
该生把此内容写成日记,内容非常真实、具体、有趣。
我把这个同学的文章当范文在全班朗读,引导学生在假期、周末玩耍是照样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生活处处皆学问,时时处处都能找到写日记的素材。
【第5句】:阅读中得素材。
(1)引导学生阅读。
孩子要写好日记,是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需要一定的写作训练,但是更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
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孩子的视野就会广博,知识面就回宽阔,孩子就会从阅读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没有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无疑,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读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写好日记提供丰厚的阅读积累。
(2)阅读中得素材。
孩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条件,他们愿意凭借想象的翅膀到处飞翔。
往往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尤其是童话故事,对故事的结尾学生们往往有一种意犹未尽或不满意的感觉,他们还想知道以后的故事。
这时候我就鼓励他们续编故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给故事编个满意的结尾或续编下去。
有时候学生在学习了一篇儿歌后,会有一种创编儿歌的冲动,或读了一个故事、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一个好的电视节目后想说两句时,或在看了一定的课外书后或受某个生活细节的启发,想自己创编或仿写一篇童话时,我都积极鼓励他们把想说的写下来。
留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尽情驰骋。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都是学生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材料,只要做教师的给他及时的提示和引导,学生的日记中就会出现仿写的或自己创编的童话、续编故事、读书笔记、儿歌等内容,孩子的日记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让学生真正爱上日记是件很困难的事,因此,我们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即使费时很多,也要去努力,只要学生爱上了日记,我们语文教学便意味着成功。
三点注意事项: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实践中,我发现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从开始就一定要求学生实话实说,做到“我手写我心”;其次是主要抓坚持、抓认真,尤其开始时,一定要求每天都写,其他作业可以放放,但对日记的检查决不姑息,这样才能形成为习惯;第三是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当学生不想公开他的日记时,我们不能强求,否则不但学生从此不再说真花,还会对孩子正在生长的自由心灵和独立人格造成摧残;第四是要引导学生多记些积极的、高兴的事,就算有了难过时,老师也要开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因为据《新科学家》报道,英国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有的人习惯性地用日记发泄自己的不满,形成了反复回忆创伤过程。
这样经常写日记的人比不写日记的人更有可能患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
所以对学生写日记也要注意给予正面的引导。
有没有高一数学听课记录要20篇
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
(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
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
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
你是怎么办的
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
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
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
还是一样大呢
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
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
【第3句】: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 学 员 听 评 课 记 录 表听课人: 听课人所属学科: 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 题走进乡村听课地点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第1句】: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第2句】: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第3句】: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第4句】: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听课评议从情境图中找出平面图形并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其实百度文库很多的,你可以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