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初见沃尔克博士是在2006年年初,那时我正参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奥尔登堡大学的一个跨学科博士生课程项目。一个星期六,我去拜访普通教育学专家希尔伯特·迈尔教授。教授别出心裁地发起了一场手工日记本制作会。
这是一项需要至少7个小时的复杂劳动,我事先收到了教授寄来的5页工作程序说明书。除了缝制皮封面,纸芯子也需要自己动手剪裁、缝边、压制、黏合、晾晒,每一个步骤都配有专门的工具。合适的工具保证了每个本子的工艺水平没有大的起落,也使我这样的初学者不至于太出洋相。迈尔教授解释完工序,我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边上有一位先生却已经不声不响地做起来了,动作利索而精准。他见我拿捏不准,便停下自己手中的活儿,给我些许指点。我一问,才知他并非新手,20年前他就做过一个皮封面日记本送给太太比尔吉德,这回“重操旧业”也是为了给太太准备生日礼物。这便是初见沃尔克博士的情形。
他是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初,沃尔克开始长达20年的德国空军飞行员生涯。他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之后又担任教练员,还曾为美国空军培训过飞行员。也许正因为有在空军服役的特殊经历,他为人处世自有一股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派头。我从不记得沃尔克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忧虑或者紧张的表现。有一回他和我说起当年在北海边训练,他驾驶的飞机与队友的飞机擦肩而过,机翼相距不足半米,运气稍差一点就会撞上海边的悬崖,机毁人亡。他叙述往事的语调平静中带着自嘲,讲到惊险处,下巴微微扬起,仿佛在说:瞧,这没什么了不得。
42岁从空军退役后,他本可以靠军队退休金安度余生,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学术之路。他先攻读了教育学硕士,没几年又拿下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便长期任职于德国工商联合会,为建筑行业的职工做职业培训,同时还担任迈尔教授的学术助手。
这个才智出众、精力旺盛的德国人,具有对事物细致入微的探究能力和杰出的动手能力,制作日记本只是他诸多手工劳动中最不起眼的一项。他还亲手打造了家中的每一件家具。木材是他从汉堡最大的墓园拉来的,“每一棵都是树龄一二百年的紫杉,公墓的管理员送给我的。”他说。在我们初识的前两年,他完成了另一项重大工程:亲手建造了一个新家。这是一栋二层住宅楼,设计图纸也是他亲手绘制的。若不是后来在他家的地下室见识了远高于普通德国家庭标准的专业手工间,我会始终对他所说的将信将疑。
记得第一次参观他家的地下室时,我首先被一张巨大的机床惊到。那是一张可以加工制作任何金属零件的机床。屋子周围是满满当当的工具架,屋子正中有一个船模台,陈列着几十艘大大小小的轮船模型。在儿子还小的时候,沃尔克博士就带着他一起做船模。我尤其被几艘大型西班牙海盗船吸引:只见那白色船帆重重叠叠,高高扬起;船上各种设备齐全,还有迷你卫生间和抽水马桶,连着通往船底的排污管道,连抽水把手都制作得一丝不苟。
在沃尔克博士夫妇的向导下,我发现在这幢并不富丽的普通二层楼住宅里,竟隐藏着一个私人博物馆。每一块墙壁、每一道走廊、每一个角落,都陈列着形形色色的旧物。沃尔克博士醉心于收藏。他收集弗里斯兰的旧银器,也收藏中国算盘,其中最珍贵的一个要数在拉萨的街市上觅得的玉算盘。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堆放着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皮箱和钓鱼竿。“做钓鱼竿的竹子很珍贵,全世界只有中国广东的一个山区出产这样的竹子。”他告诉我。除此之外,他还收集电子计算器的前身——德国人发明的具有机械原理的计算器,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夫人比尔吉德则醉心于搜罗100多年前的亚麻绣花枕套和靠垫套。夫妻俩共同的一个癖好是收藏具有青年艺术风格的瓷砖。在楼梯两旁的墙壁乃至书房的整面墙壁上,悬挂着许多百年老瓷砖。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摧残的德国,青年艺术风格的建筑都已损坏严重,那个时期的瓷砖也已成文物,据说每一块在文物市场上的售价都在60欧元到100欧元。
沃尔克博士还是一个烹饪高手,他做的菜肴别具一格,避免了德国菜过于厚重而单调的缺点。在多年前的一篇日记中,我记载了沃尔克博士某次家宴的菜单:“腌小鲱鱼,外包一层薄薄的土豆卷,用竹签固定后油炸;鸡肉柠檬丸子,甜中微酸;奶酪焗蘑菇,蘑菇个大如小纸伞;凉拌意大利风味胡瓜;自腌红椒;波斯风味葡萄叶子包饭;非洲风味洋葱拌橘子——不可思议的搭配,味道很不错;北海大鲱鱼,用自制调料腌渍;腌制橄榄;自烤面包;餐前汤的材料有通心粉、鸡肉、胡萝卜、欧洲香菜、小蘑菇。”在那篇日记的末尾,我感慨道:“沃尔克把日子过得這样美好,这种美好感染了他身边所有的人。跟他在一起说话和做事,就觉得人生特别有意思,还会勇气倍增。原本布满阴云的内心,也会立刻变成大晴天。”
多年后,我在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读书随笔中读到这么一段:“倘若你尽可能地敞开自己的心扉,那么,一打开书,你便会从那隐晦曲折的字里行间,从那些难以觉察的细微迹象和暗示中,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我想说一个反之亦然的道理:对待我们与之交往的人,假如我们敞开心扉,懂得观察和聆听,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那些人性的优点,正如华彩焕然的篇章,吸引着我们前去探索。只有当我们对“他人”这本书真正产生兴趣时,我们才有可能从中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