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婆婆老家的人都有点“虚伪”,比如说,婆婆跟邻居老太太聊天,老太太看你家里有一大捆葱,随口问起,怎么买这么多。婆婆立即客气说,你拿点回去吃吧。对方连连推辞,双方卖力客套一番,但笑意盈盈地完成了一场社交,展现了双方都富足大方和懂礼节的精神面貌。
然而来大城市,这套逻辑有时候就行不通。某一天,邻居带小朋友来家里玩,到了饭点,婆婆随口邀请她们在家里吃饺子,小朋友的妈妈立即说好,反正自家也没做饭,就坐下了。婆婆吃了一惊,像一个发现大人吃了他零食的孩子一样意外——她并没有预备下足够的饭菜。在婆婆的社交经验中,所有人都把物质看得很重,将心比心,也就不会轻易要别人的东西,没有人像春晚小品里的郭冬临那样把客套当真,年三十在别人家吃饺子,多没眼力见儿啊。
我跟朋友讨论这种现象时,最初觉得这很可笑,“客套”太不真诚,新一代年轻人才不这么干。可现实中看到毫不客套的人,也略有不适,仿佛进度太快,少了缓冲。我大舅就是个超级实诚的人。有一次我爸做手术,他来慰问,掏出了几百块钱,我妈说不用了,他二话不说装回了口袋。
也许,客套也是一种礼貌,维系着人与人表面的温情脉脉,就像一个缓冲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可人们因此少受了颠簸。
读《红楼梦》时,看王熙凤拿二十两银子打发来“打秋风”的刘姥姥时话都说得很漂亮,“给孩子添件冬衣吧”,看破不说破,显得更尊重人。假如人与人之间都是直来直往,一针见血,也显得比较冷酷无趣。
人与人之间的客套也像太极,对彼此的情绪施力。一旦有别人夸自己劳苦功高,立马谦虚起来,显得亲和又低调。
客套可以给人以抚慰。人是需要被赞美的,如果自己做了漂亮的事情,无人客套追捧,付出没有被看到被肯定,可能会迅速变成戾气。有些家庭的关系紧张,就是因为付出者没有得到肯定,情绪上出现了黑洞。不信?听听小区里的姥姥奶奶们的话题,多是讲自己对儿女付出的。儿女不会时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老人们在圈子里客套地互相肯定一番,就是一种心理按摩,彼此就都心平气和许多。
会客套也是做下属的必备技能。丁春秋为什么要雇一帮人喊“星宿老仙法力无边”呢?吹捧人抬轿子的必须有,制造浮夸的气场,自己才有机会展示宗师风范,稍微显出点谦卑来就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底下人都低调了,老大哪有机会展现虚怀若谷的气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