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毕业后留在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北方,因为这里冬天有我喜欢的暖气,让我的冬天不再寒冷。安定之后,几次三番打电话回家,让父母过来小住,他们都说来不了。
有次回家探亲,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鹅毛大雪。我被困在家中好多天,临走那晚,躺在父亲烧得热乎乎的炕上,和母亲聊天聊到深夜。临睡前,我搂着母亲的脖子无限惆怅地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却越来越想念小时的味道,尤其是您俩的黄金搭档:您做的羊肉馅包子和我爸做的香喷喷的小米粥,那简直是世间美味。”我一边说一边装作擦口水的样子,母亲那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还要再聊,母亲阻止了我:“明天还要早起赶火车呢,赶紧睡吧。”然后帮我掖好被子,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了。
在母亲的身边,在滚烫的炕上,一向失眠的我睡得非常踏实,梦里五彩斑斓。
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外工作,很少回来,而且他不会做饭,只会做粥,尤其是小米粥。只要吃到包子喝到粥,就一定是父亲回来了,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第二天早上被母亲温柔地唤醒,钻进鼻子的竟然是熟悉的羊肉馅包子的味道。到了厨房,一眼便看到了父亲刚从蒸锅里端出来的热腾腾的包子,还有他专属的黄澄澄的小米粥。原来母亲从我屋出来后便跟父亲一头钻进了位于东厢房的厨房,开始和面发面。由于天气冷,怕发不起来。父亲便想辙把和面的铝盆放在一个大铁盆里,放在火上,用热水发,面好不容易发好;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去镇上唯一一家卖羊肉的店铺,去等着人家开门;家里今年没种小米,仅有的一点也不新鲜了,母亲又让父亲迎着风雪到邻村的姥姥家去取的新小米……等到我一觉睡醒,包子和粥便冒着热气放在我的桌上。
他们一夜未睡,不过是因为女儿临睡前无意的一句话,我的眼泪不争气地一点点流了下来。
回到有暖气的北方。刚到家,就接到母亲的电话,问带的包子坏没坏,还能不能吃。我说能吃呢,最后极其讨好地说一句:“如果能天天吃,我就幸福死了。”
没想到,第三天晚上,已经十点钟,父母却全副武装拉着行李大包小包站在了我的门口。看着漫天的冷空气中突然从天而降的两个人,我惊呆了。以前我说破嘴皮,他们都不肯来,今天是怎么了?
母亲说:“别以为我们没来过,我们就来不了。你说过这个地方你爸早就拿纸记住了。你爸这次专门买了很多羊肉,带了很多新小米。羊都是咱们那边人自己养的,吃着放心;小米是你舅舅今年种的,新鲜着呢。妈给做包子,爸给做粥,等你吃腻了,我们就回去。”我在母亲背后,眼泪开始成串成串往下落。
原来,儿女的需要便是他们存在的理由。
父母与子女的深情就是一粥一饭长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对子女而言,父母亲做的饭菜是儿时的味道;而对父母而言,一粥一饭背后是抚育子女成人的喜悦,更是自己老而有所用的价值所在。所以,父母亲才会在子女展翅高飞时远远注目,而在子女有需要时及时出现——哪怕只是为给孩子做一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