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从职场新鲜人到也算是有点资历的公司人,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基本熟稔了关于“圈子”的特征和规则。
经历越多,公司人越能发现选择合适的圈子,处理好与它的关系,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东西。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也许在你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它的力量要比猎头更大更靠谱。除了有朋友帮忙,如果事业处在良好的上升期,结交的都是一群有能力的并且有着很多想法的公司人,不妨把自己的圈子当做另一个事业来经营,也许几年之后这就不只是几个人的交流饭桌,而是具备了一定范围的影响力。
不过另一方面,混圈子也并不是那么功利的一件事。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并不是主要目的,总的来说,这可以代表一种生活态度。
身边处处是圈子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几个群体的连接点,不过一些工作三年以下的受访公司人并不认为自己拥有这么多圈子。他们只是认同了“朋友圈”的概念,这个朋友圈多半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人员结构,把小学同学、聊得来的同事、工作中认识的人,甚至网友全部一网打尽。
工作超过三年的公司人则表示自己开始有一些固定交往的人群,他们普遍认为这不带有利益关系,但的确有时候能帮自己一些忙。
在一家500强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庄纪,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还到不了“圈子”级别,但她认为圈子现象在大公司很普遍。“校友圈”是在职场上最常见的。庄纪所在的部门中,几乎所有管理层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每年年末时,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同事们也会经常聚在一张桌上碰杯。
“虽然工作中大家都很平等,但有一层校友关系的人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
当她工作到第三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庞大的朋友圈开始渐渐分化,工作和生活带给自己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和同龄的朋友们依然会周末一起约出来玩,和客户公司的高层持续频繁地打交道后,也开始在项目以外的时间渐渐多了交流。两个月前,当她的大学同学想跳槽,她试着推荐给客户,竟然成功了,这让她觉得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圈很重要。
什么圈子适合自己
校友圈是一个既定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会认识很多同行,这会成为一个同行圈。如果不是每天闷头做研究或者做后勤的岗位,可能还会和很多第三方打交道,最后形成了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工作交际群。工作了三至五年的公司人很多都有这三个圈子,平常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其成员们寻求解决方案。
一次武汉两所大学的广州校友聚会上,一群人提出要定期相聚,并且做一些除了大吃大喝外有意义的事情。最后确定的形式变成两周一次的分享会,由一名分享人选择一个主题做出一个PPT。这些主题和分享人的行业有关,并且被演绎得妙趣横生,比如“广告——不止扯淡那么点事儿”、“给你一个真实的HR”等,在分享之后大家可以参与讨论。
找到一个合适的群体加入也不是那么容易。IT工程师马骏就有这么一段兜兜转转的经历:在和一个同事玩三国杀的时候,他得知一群宅男经常在周末找一家咖啡馆进行技术问题和对互联网行业看法的探讨。然后他找到了同事的校友,加了对方的MSN,最终“打入了”这个小团体。
在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我”和圈子之间是可以双向选择的。如果知道某一个人群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可以试图通过各种方法结识该群体里的人,然后经熟人引入。但如果自己有很多想法又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设想的圈子,一个可靠的方法是自己组织,从现成的朋友圈中培养起来,并且通过人带人的形式把它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