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恩怨常在一念间-成长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一碗饭、一块肉,既可以引来刎颈之交,也能招来杀身之祸。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晋国人灵辄三天没有吃饭,饿晕了,倒在翳桑这个地方。在这里打猎的赵盾发现后,舍饭相救,灵辄得以活命。
  
  后来,赵盾当上了正卿,且以耿直敢谏闻名。晋灵公偏偏喜欢听好话,因此对赵盾屡次犯颜直谏怀恨在心,打算找机会除掉赵盾。
  
  一天,晋灵公召赵盾入宫饮酒,暗设伏兵,欲借“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而杀之。此时已成为晋灵公甲士的灵辄,实在看不下去,便舍命救恩人,赵盾才得以虎口脱险。
  
  赵盾怎么也没料到,当年自己用一碗饭救下的人,如今真的成了救命恩人。命运的安排真是巧妙得令人惊叹!
  
  晋朝官员顾荣施炙的故事,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次,顾荣应邀到同僚家做客。就餐时,大家见到美味烤肉都大快朵颐,顾荣见端肉的仆人十分艳羡、渴望地看着烤肉,便动了恻隐之心,将自己的那份烤肉给了仆人。大家见了,都讥笑顾荣不顾自己的身份,顾荣却说:“哪有天天端烤肉的人而不知道烤肉滋味的道理?”
  
  后来,顾荣逢乱世渡江南下,每遇危急之时,常有一人暗中相助。顾荣最终见到那个人,便问他是谁,为什么要救他,那个人说:“我就是您当年赐给烤肉吃的那个仆人啊!我要报答您的施炙之恩。”
  
  《左传·宣公四年》记载了另一个可笑的故事。
  
  有个楚国人向郑灵公进献了一只大鳖。郑灵公一高兴,就让众大夫一起享用。这样的分享本来值得称道,可郑灵公偏偏有权就任性,他召公子宋参加品尝会,却不给公子宋鳖肉吃。受到侮辱的公子宋大怒,遂“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意即你不让我尝,我偏要尝尝,便伸出手指在煮鳖的鼎中蘸了蘸,尝了尝美味,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出宫中。
  
  被惹恼的郑灵公为了挽回面子,决定找机会杀掉公子宋。而公子宋也深知自己的举动触怒了郑灵公,早晚有一天会遭遇不测,就先下手为强,把郑灵公杀掉了。
  
  仅仅因为一块鳖肉,两个人就结下如此冤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可见,恩不在多寡,一粥一饭足可让人感恩不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命相救;怨不在深浅,一句冒犯的话语即可埋下致命祸根。
  
  眼下,我们常听说或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人只因被行人多看了一眼,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再看老子就宰了你!”双方因此发生冲突,甚至酿出命案,让人感慨不已。
  
  当然,也有人因为当初受恩于别人,哪怕是几毛车费或几块饭钱,也会念念不忘,甚至千方百计寻找恩人以求报答。
  
  两相比较,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吗?近知恩图报者,远睚眦必报者,诚为交友之道。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