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客观地说,茅台和五粮液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茅台因为有“国酒”这顶帽子,很多事情似乎不着急。在品牌宣传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五粮液就开始在“央视”和其他媒体上大量投放广告,而茅台在某段时期,似乎不屑于做广告;在品牌开发上,五粮液打造了一批像金六福、浏阳河和五粮春这样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系列品牌,茅台虽然也先后开发了不少系列品牌,比如“茅台液”、“茅台醇”、“贵州王”、“贵州醇”、“老贵州”等,效益却不可与五粮液相提并论。五粮液稳坐“中国白酒大王”交椅十多年,茅台还陶醉在“国酒”温柔乡。如此等等,以至在近十年同五粮液的赛跑中,每到关键时刻,茅台总是慢半拍。
现在,五粮液连续十多年高速度、高效益发展,规模效益长期蝉联全行业头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只有规模大、成本低,经济效益才会高;反之,规模大、成本也大,就叫“规模不经济”。茅台则称自己走的是“质量效益”之路,大概是为了强调茅台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个性”。
茅台提出这样的理念,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复杂,按照这样的工艺生产的酒,质量是“第一”的;第二,由于受工艺等生产条件的限制,茅台的产量无法大规模扩张(当然,2010年至2023年,茅台酒有可能达到两万吨,那时应该是“规模化”了;不过,2010年五粮液的规模可能是50万吨,算得上“超级规模”了),所以,茅台要走“质量效益”之路。
然而,就在茅台大谈特谈“质量效益”时,2003年,五粮液的掌门人徐可强提出一个令茅台颇为尴尬的理念,五粮液要从“质量效益型”,提升到“质量规模效益型”发展之路。这给茅台开了个大玩笑:你不是“质量效益”吗?我是“质量规模效益”,还是在你之上。
在系列品牌的开发上,单说品牌数量,二者应该算是旗鼓相当。五粮液不仅树立了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这样的品牌,而且把金六福、浏阳河等系列品牌卖到全国,同时,牢牢筑起了由“五粮液熊猫瓶型酒”、“五粮液金榜题名”等构成的“高档酒防线”。与此同时,五粮液的礼品酒也形成一个庞大的品牌系。这样,在中档、中高档、高档、超高档和礼品酒等五个层面,五粮液彻底打造出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品牌系列。
茅台这几年开发的系列品牌也不少。但是,从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茅台保健饮品公司这几根“藤”上结出来的“果子”(品牌),并不好看,“收成”似乎也并不太好。
有人认为,茅台在品牌开发上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直缺少一根主线。有人打了个比喻,说茅台在系列品牌开发上是“只听脚步响,不见下楼来”。在价位上、包装上、品牌打造上,茅台缺乏明确的战略思路。
在品牌问题上,五粮液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主要表现在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优有劣、有好有坏几个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台了“198工程”(1个世界性品牌,9个全国性品牌,8个区域性品牌)。而茅台呢?茅台似乎每个品牌都差不多。没有特别突出的,也没有特别差的,整个一个四平八稳的样子。
从总量来看,不管是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还是利润、市场占有率,茅台与五粮液的差距都很明显。五粮液取得今天的成就,只用了10年时间,而10年前,五粮液并不比茅台强多少。
茅台应该找找原因。仅仅是产量、运输成本等限制了它的规模发展吗?产量大,规模不一定大。沱牌的产量够大了吧,规模效益也不好。客观地说,茅台错过了很多做强做大的机会,否则,白酒老大不一定就是五粮液。
茅台因为有“国酒”这顶帽子,很多事情似乎不用急,当然,有些事情急也没用,就像靓女不愁嫁一样,“基础条件”摆在那里嘛。可是,假如没有“国酒”这顶帽子呢?如果这顶帽子不再管用了呢?我想,茅台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很多大企业来说,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