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八百年的书声-视野

网络整理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剑桥已经八百岁了。想到剑桥出来的那些人,比如牛顿,比如达尔文,比如培根,比如霍金……中国有八百岁的人,那个人,叫彭祖,娶了很多女子,最后还是死了。他是很多男人的偶像,因为欲望。可中国没有一所学校是八百年的。
  
  三百年前,正是康熙四十八年。那个时候,玄烨在考虑如何使自己的江山永固。他的统治,与文字狱连接始终。三百年间,中国只有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大学,那就是北大,当时叫京师大学堂。至于中国另外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清华学堂,还要等到两年(1911年)之后,美国人用“庚子赔款”来打造。并且,美国人给中国政府的条件是:不允许中国政府插手学校的建设。理由众所周知:担心腐败问题。
  
  剑桥,长期以来是作为一个灯塔的意象悬在中国学子的头顶的。
  
  ——到剑桥去,到麻省理工去,到哈佛去……一代代具有求知欲望的中国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都怀揣着或者报国、或者光宗耀祖的心到国外去。他们知道,只有知识的活水,才能清洗大脑的迟钝;只有知识的力量,才能改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
  
  中国古代,据说也有自己的大学,叫做“太学”。传统的中国“太学”,研究的主要都是经学。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与政治密不可分,或者说就是滔滔不绝的权力对民众进行说教的过程。中国的“太学”,在历史上也惹出了不少是非。北宋灭亡之前,太学生曾经发动大规模的请愿活动,要求恢复主战派大臣李纲的职务:后来明代的东林党人,曾经挫败了宦官的势力。他们,更像是一群士子。中国的学生,一直坚信“匹夫有责”。中国的大学生们,因为这种“有责”的教育。屡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和改朝换代的工具。一直跟在权力的屁股后面乱转。一旦权力倒台了,一切作鸟兽散。以岳麓书院为例,始建于北宋,后来一直维持到清末。但是。其间屡屡被焚毁。等到漫长的战乱过去了,新的政权稳定了,才有人想到书院。而新的书院本身,已经不具备学术的延续性。真正的学术,始终在极个别学者的大脑里——长期以来的中国,学术始终是政治的附庸。学术地位得不到认可。学校也就没有办法得以延续。
  
  在欧洲的大学里,追求真理、寻求知识始终是教师和学生们的最高使命。英国的国王和贵族们并没有一种让大学匍匐在权力脚下的梦想。剑桥,也因此而成就了近千年的辉煌。八百年来,革命的烽火四起,战乱的狼烟频繁。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大学的地位渐渐得到了巩固。到了18世纪,王室和议会进一步听任大学自主管理。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剑桥保持了冷静的姿态:校园内平静一如既往,书照读,学问照做——这,就是绅士的剑桥和作为大学的剑桥。因英国社会和国王的推崇与保护,这种读书的声音。持续了数百年而没有停歇。而英国人,也因此获得了率先通往现代化的桥梁。当学校超越世俗的权力,不再成为世俗纷争的牺牲品,知识也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尊严。
  
  八百年的剑桥,只是一所大学;剑桥的八百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因为有了独立的思考空间和朗朗的书声,她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