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儿时所吃食物,味道总是最难忘的。
年少时,我便负笈离开家乡到省城求学。工作后,常常得下厂矿、到乡镇,好客的主人往往会留下吃饭。由于改革开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餐桌上的东西越来越丰盛,也就吃了许多儿时从来没见过的菜肴、果点等。然而,最难忘的还是儿时在家乡吃的东西。
有人说,一方水土一方食,食物滋养及喂大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情感。人所习惯且给自己带来感情的食物,总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
此话固然不错,但细细想来,对故乡饮食长久的眷念,或者说认为儿时在家乡所吃,是人间至好之味,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儿时的家乡十分贫穷,物资极其匮乏,即便有了什么,也太少,只能吃上一点点。家乡人对此有一俗语:“少吃多知味。”
有人以为,细嚼慢咽地品尝,就会滋味悠长。其实,“少吃多知味”,并不排斥狼吞虎咽。记得幼时,住在武汉的姑母有一次看望她的母亲——我的奶奶,到了我们家,姑母拿出了一个面包,那是她坐了一天的轮船,作为午餐所剩下的。我和二哥每人分了一点,那是我们第一次吃面包,只觉得味道奇好,三口两口就全下了肚。好多年过去了,那种“美味”仿佛还能品咂得到。
不要说,对于食物没有细咀慢嚼,就无法遇见其中的灵魂。食物的灵魂其实就藏在“少吃”里,富足后也要少吃,只有以“少吃‘相遇’少吃”,儿时的美好滋味才会重逢,沉睡的家乡甘美味道的记忆才能被唤醒。
好花插一枝,好酒只吃三盏。吃酒也一样,儿时家乡的酒能吃出一方水土的情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少吃”。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友相聚,待以鸡黍做成的饭菜,极为普通简单,却情味悠长。这或许是由于青山绿树、鸡黍桑麻,一派田园风光;抑或由于场圃、老友、淡酒,给人一个美的意境。这些也是原因,但也未必不是因为朋友小聚,小饮,即三五知己,精神交流得多,吃得喝得很少,才令人神思飘逸,滋味无穷。
这样的“少吃”,虽说食物贫乏,“吃”出的却是精神的丰盛大餐。
如今,往往是高朋满座,珍馐美味,兴觞相激,虽说能吃出狂飙盈袖,可往往让人感到没有真正的快乐。而儿时家乡的三碗两碟,朴朴素素,吃得却是那样熨帖舒服!也许正是由于“少吃”,乡人们彼此才吃出心有灵犀,而心灵的相契相合,是最恰合最美好的滋味。
儿时家乡食物的滋味最悠长,还因为那时乡人借助食物相互往来,比如邻里瓜枣相赠,果豆互送;或者要过年过节了,谁家烙了豆皮,打了豆腐,包了粽子,酿了米酒……给左邻右舍送去热腾腾的一份;抑或难得买回一瓶二锅头,舍不得独享,便举杯邀亲朋……那份情意,那份滋味,就像窖藏的老酒一般,越久越甘美。
虽少犹与人分享,可谓困难之时真情见。
贫穷时的少吃,给了人味觉上的一抹“亮点”,并不是说在物质上就可不思进取,生活富足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但富了之后,要把富日子当作窮日子来过,这便是精神的富有,是“安贫乐道”。
无论是美味佳肴,还是精神食粮,最好不要饕餮,要有所节制。适可而止的人,一定会比暴食暴饮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和快乐感。
与“少吃多知味”相对的是“多吃不知味”,岂止是不知味!食饱伤心损气。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喜欢吃某一样东西,一旦不知节制,吃得过量了,好长时间只要听说那种食物就会反胃,更不用说再去哪怕吃上一点点了。
生活总是给人留点缺憾,好让明日翘首以待。“少吃多知味”,少吃,吃出一种精神来,吃出一种品性来,还有可能治好一些人贪婪饕餮的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