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去英国之前,想象英国的大学校园一定很气派,至少大学校门一定很壮观。到了以后才知道,英国很多大学都没有一个标志性的校门,也没有那种将整个校园圈在一起的围墙。
剑桥大学在一个拥有大约10万人口的英格兰小镇,各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小镇里,这里还保存了许多古老建筑,有众多的教堂、剧场、美术馆、书店,使这座大学城在宁静而内敛中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镇中心到处都是骑自行车的学生,街边偶尔看到有乞讨的人在那里晒着太阳,手里还拿着一本书。镇里有一条曲折前行、水波粼粼的小河,称为“剑河”又译“康河”,河上修建了各式风格的桥梁,一首《再别康桥》让许多人对徐志摩笔下的康桥魂牵梦绕,康河两岸如画如诗的风景,满城绿色映衬的古老校舍,真的让人陶醉,依依不舍。
牛津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实际上是一座大学城,学校、商店、书店、酒吧遍布牛津各个角落。牛津大学38个学院及建筑星罗棋布于牛津小城。与其说牛津大学坐落于牛津城,还不如说牛津城贯穿于牛津大学中。在曼彻斯特大学,我们经常游走在学校与城市之间,也分不清哪是学校哪是城市。这里有着城市的喧嚣,也充满了郊区的恬静,各种肤色的学生说着各种语言,融合了多元饮食文化。
到英国大学里走一走,看到最多的是图书馆。在剑桥大学,有140座图书馆,图书馆种类纷繁复杂,每个系、学院或研究所都各自建有或大或小的图书馆。据说英国每出版一部新书,都会送一册到这里收藏。剑桥大学图书馆与教室相比,看起来更像是重要的课堂。学会用图书馆是英国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因为英国的大学课程不是很多,学生们不一定每天都有课,有课也不过三四个小时,算下来,图书馆基本上是在校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在英国大学里,学生一旦需要检索信息,首先想到的不是求助于老师,而是跑到图书馆查询。
牛津大学的书店几乎与图书馆一样多,大大小小也有100多个,除了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性书店布莱克威尔书店外,还有许多非常小但内蕴丰富的旧书店。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英国的大学大多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不仅种类繁多、藏品珍贵,而且古老、专业特色突出,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英国大学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学生也没有固定的课本,这也许是英国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和书店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国大学秉承着“与其教授学生知识,不如让学生掌握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的教育理念,这与我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不谋而合。英国课堂教学很灵活,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在讲座课上,教师仅仅讲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相当于把学生领进门,而课堂的重点放在讨论课上。讨论课比较轻松随意,学生们会分成小组轮流担任课题讨论的主持人,陈述观点,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倡进行批判性思考,不迷信权威。
英国大学的考试不是太多,但学生大量的现场讲解、讨论,不仅让学生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大学师生之间完全平等,老师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交流,老师也希望同学提出问题。现在想来,许多记得住的知識都是问出来的。
英国人口占全球的0。9%,大学科研人员的数量却占全球的4。1%,发表论文的数量占全球的6。4%。每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就有1位出自剑桥大学或牛津大学。
体育在英国大学里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甚至有着“体育第一,学习第二”的说法。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的新生中,有近80%都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训练的经验。英国大学几乎都有专业球场和健身馆,学校经常会举办有趣而又充满挑战性的体育比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年在泰晤士河上牛津和剑桥的赛艇对抗比赛。
学生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绝不是某某同学学习真好,而是某某同学跳伞跳得太棒了,打球打得太精彩了,骑马骑得太帅了。从校内到校外,英国的体育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强身健体层面上,而是一种真正的“生活态度”。学生们在享受运动的过程之中,培养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帮助自己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