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两宋141位宰相中,可考为“官二代”的有62人,其中53人是科考出身,约占85%。绝大多数的官宦子弟必须跟平民子弟竞争,如果科举及第,还得复试一次,要求比平民更严格。宋朝的士大夫家庭有更深切的危机感,如果子孙不肖,便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应该说,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家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宋代正是历史上最重视家训的朝代。
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撰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
宋代家训多,其中士大夫的家训尤其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包拯《家训》、陆游《放翁家训》、赵鼎《家训笔录》、叶梦得《石林家训》等。很多人善于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孙景修《古今家戒》、司马光《家范》、方昕《集事诗鉴》、刘清之《戒子通录》、董正功《续家训》、吕祖谦《少仪外传》和《家范》等。
教育是家训的内核,对于维持家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被朱熹誉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范仲淹,为相一朝,他“举擢俊良,扫除娇魅”;知开封府,他整顿机构,剔除弊政;离开京师,他开办义庄,赈济穷人。所制家训是一篇《百字铭》,内容是:“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家训朗朗上口、通俗易记,至今仍在教育和影响着范氏后人。他的几个儿子均能遵从父训,尤其是两度出任宰相的范纯仁,《宋史》载,他“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
包拯的家训仅有37字,但字字凛然、句句铿锵,读之,刚正之气扑面而来。其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其下,包大人又作出十四字要求:“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在那个宗法社会里,被开出族籍、死后不得葬入祖坟可谓奇耻大辱,“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包拯划此红线,对子孙施以高压,可谓用心良苦。
北宋欧阳修的著名祭文《泷冈阡表》,生动地记述了母亲郑氏对自己的教育,其中的内容可谓一篇感人至深的慈母家训。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是真宗咸平三年进士,步入仕途后任地方判官,主管刑狱,大中祥符三年病故于任上。他勤政敬业、为官清廉,死后不留家产,这无疑影响着作为妻子的郑氏。在父亲去世后60年欧阳修任青州知州时,他将精心修改的墓表刻于父亲墓道前的石碑上。墓表盛赞父亲的孝顺与仁厚,也追念慈母对自己的教育。表文开头,欧阳修记述说,父亲去世后母亲“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寥寥数语,母亲自食其力、教子成人的高风亮节扑面而来。接着,欧阳修回忆起母亲以父亲为榜样教育自己的话:“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这里,母亲首先告诉儿子,父亲具有“廉而好施与”“不使有余”,不受钱财拖累自身的品质,然后告诉欧阳修在“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的困难中守节的原因,那就是对孩儿欧阳修的期望。之后,母亲又以父亲的孝顺和仁厚教育儿子:“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她告诉欧阳修,你父亲“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父亲“心厚于仁”,母亲以此教育儿子努力践行:对父母,“养不必丰,要于孝”;对他人,“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殷殷教诲令少年欧阳修“泣而志之,不敢忘”。欧阳修在墓表中又谈到母亲的家世和品格。出身“江南名族”的母亲,“恭俭仁爱而有礼”“治其家以俭约”。当家境富裕后,她持家依然“不使过之”,并告诉欧阳修“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当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时,她依然“言笑自若”地对欧阳修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这是一个出身名门的母亲的俭朴与豁达。欧阳观死去时欧阳修才4岁,可见,母亲对他的这番教诲无疑会深深影响其一生的为人和为官。步入仕途的欧阳修,官至北宋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一生仕途崎岖,但母仪高风和谆谆教诲令他一生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