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原标题: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被救的小孩是谁?为何从来不提他的名字?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能详。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
历史浩如云烟,几千年的沉淀,能够在史卷上拥有这样极负盛名的评价,可见司马光的成就何等斐然。
课本上,司马光的形象一直都是正面的,但事物就像硬币,凡事都会有两面。
前段时间热播的宋代宫廷剧《清平乐》中司马光的形象并不讨喜,很多人都被徽柔公主的爱情揪着心脏。
一些气愤的观众,甚至在弹幕中评价:
“司马光当年砸缸救起来的孩子不会就是李玮的母亲吧?!”
这当然是一句笑谈!
但也让人深思,历史上真的有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吗?
要是有,被他救出来的小孩又是谁?为何这么多年的相关资料中从未提过这个孩子的名字?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文字记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最早记录在《冷斋夜话》一书中。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
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而得不死。
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大抵的意思如下:
“司马光童年时,与小时候的玩伴在庭院中玩乐。
院子中有一口大缸,一个小孩好奇地蹬到了水缸上。小孩重心不稳,径直坠入了缸中。缸中装满了清水,小孩儿不会游泳在水中拼命地呼救。
其他的小孩儿看见眼前这一幕都被吓得离开这是非之地。
只有司马光与常人不同,他急中生智,抓起地上尖锐的石头就向水缸上砸去。水缸立即被石头砸碎,水缸中的水也顺着这个窟窿向外流淌。
小孩也因为水都流出了水缸,保住了性命…”
那么这一段话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首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叫做惠洪。他生于1071年,卒于1128年。而司马光于1086年病逝。
作者出生的时间距离司马光去世的时间不过相隔十几年。
也就是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时,司马光早已经不是孩童了。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但这件事情依然能够被宣传得沸沸扬扬。是真的存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是这一切的背后有更深的用意?
而这之间的种种,还要从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恩怨说起。
王安石与司马光
宋朝宋神宗在位年间可谓是宋朝相对比较璀璨的时间。
大宋初年,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就一直重文轻武。为了防止武将专权统领士兵而谋朝篡位,宋朝一直实行着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实行下,宋朝的官僚机构经常被重复设置。另外通过科举,恩荫等入朝为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导致朝廷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
同时,大宋虽然不重视武将,但仍实行着养兵制度。
为了防止之前叛乱的士兵和逃难的平民发起农民起义,宋代的军队将这些人照单全收,给予他们军籍,让他们在宋朝的军队中服役。而这其中有很多的老弱病残。
种种原因造成了宋朝的军队庞杂,哪怕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数量,仍然打不过对大宋虎视眈眈的辽和夏。
而因此而产生的巨额花销导致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家每年要出大量的钱财来供养这些士兵和官员,同时还要向辽国和西夏进贡岁币布匹等物资。
据相关史料记载,檀渊之盟后,北宋每年向辽国进贡白银十万两和绢20万匹。这样一来,庞大的支出让宋朝的国库入不敷出。
宋神宗虽说不上有秦皇汉武的功绩,但也不是一个昏君。面对宋朝这样的情况,也一直在寻找应对之法。
这时,从一众大臣中站出来了一个人,他就是王安石。
其实,宋朝在仁宗在位期间就已经有这种隐患,范仲淹也针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发起过一次政治改革。
但是他们的变法遭到了官僚和权贵的反对,范仲淹也因为推行改革而离开朝廷,变法相继失败。
但这一次的变法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他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后人都是踩着前人的足迹,才能不断进步的,王安石也是在范仲淹的错误上对自己的变法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王安石对当时北宋内忧外患的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且对每种问题都制定了应对之法。
首先,在财政经济上,王安石体谅百姓的不容易,大兴农田水利,并且借贷给老百姓当粮食,便宜的时候用正常价购入国家的国库,当粮食高于正常价格时,再从国库中放粮。
这样就防止了一些富商大贾投机倒把、克扣百姓、压榨农民油水。
王安石也对当时北宋大量的佣兵做出了改革。当时的军队面临着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武将在一个地方任职多少年之后,就会被调配到另一个地方,导致这些武将统率的一直不是同一支军队。
而这样让军队的训练效率大大降低,造成了将军与士兵之间没有丝毫默契,在战场上,就首先失去了制胜的先机。
面对这种情况,王安石制定了将兵法。他的目的是“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卒”。这样一来,极大的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也让一直受到屈辱的北宋短暂的挺起了腰杆。
同时,王安石还发起保甲法,让农户也都练习武艺,加强地方的武备控制。王安石还鼓励家家户户都养马,养马的农户可以减免部分的田租赋税,以时时应对准备战争之需。
除此之外,王安石在教育方面和科举相关的领域也都做了改革。
王安石的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减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可当时毕竟是封建社会,王安石的变法触动了很多官僚,贵族和富商地主集团的利益。
他们勾结在一起,共同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些官僚,虽不是腐败,但也反对变法。而这群官僚中,就存在着司马光的身影。
司马光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
首先,司马光是一个典型的守旧派。司马光从小习得就是忠君爱国的理念,他觉得我们后代不应该违背先祖的遗志,擅自篡改宋朝的制度。
而在元丰三年到五年时,宋神宗进行了一次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之前,宋朝的官僚制度是中书门下省加枢密院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办公制度下,官僚越来越沉溺于大量行政事务而无暇讲论国家大政方针。
宋神宗对此深感失望,他三令五申的强调要改变现在的这种办事行政方针,更多的关注决策过程。而事实上见效甚微。
元丰三年,为了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宋神宗下令进行官制改革。
由当初的中书门下省加枢密院的官僚制度,变成了三省加枢密院的官僚制度。这三省分别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平分了当时属于中书门下省的权力。
元丰改制让各省都负责自己的事务,在这样的制度条件下,三省之间会相互制约,改变了原来的运作方式。
但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这种制度虽比之前变得更加严密,但因为过程循环反复,运作的速度没有从前那么快。
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就此事再次上书给皇帝。
在司马光的倡导和军事政务的催促之下,元丰改制又被作废,官僚机构再次回到了中书门下省加枢密院的结构。
第二,司马光不完全意义上是一个墨守成规,无任何作为的丞相。再好的变法中,仍然会存在瑕疵,王安石的变法也不例外。
王安石的变法中有一个青苗法,主要目的是放贷给农民,以防止其他不法的兼并富商用高利贷来剥削这些本就周转不支的农民。
青苗法以国家的名义于每年的正月和五月对青黄不接的农民放贷来解他们此时买种买肥的燃眉之急。
可这种做法,有时也会强迫不需要贷款的农民去贷款,让本没有借贷负担的农民也承担了借贷的利息负担,某些程度上也是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压力。
司马光也是基于这一点,向宋神宗建议取消王安石变法的改革。
宋神宗又是什么态度呢?
宋神宗一直采取的态度是“活稀泥”的中立态度。
他一方面想要改变国家现在的状况,一方面也在具体问题上犹豫不定,左右摇摆,也曾在司马光和其他派别的要求下,多次暂罢王安石的改革之法。
但变法涉及多个方面,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很多百姓都感激王安石,赞成他的变法。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当朝的君主,更适用于这些为民服务的官员们。
一个好官在百姓的支持之下,一定会越走越远,而一个不受百姓待见的庸官也必会被时代所淘汰。
而此时,司马光在百姓中的名气是远不及王安石的。为了能够在政治场上碾压王安石,司马光砸缸的这件事情也再一次被宣传得沸沸扬扬。
封建时代的百姓向来愚昧,他们大多都是没有读过书的庄稼人。当官的散布出去什么样的话,他们就会跟着什么样的舆论走向。
而司马光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自己的故事用最平常和最广为流传的方法散播在百姓之间。
这样一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百姓中口口相传。而家长也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像司马光一样机智,这样一来,司马光在大众心中的伟岸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有了更加光辉的形象,司马光的派别才能够与王安石的派别进行辩论竞争。这也是司马光砸缸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能够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仍然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补充,虽然司马光一直十分反对王安石对宋朝的制度进行改革。但两个人并不是苦大仇深的仇人,而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知己。
他们在官场上针锋相对,但在私下的交往中却因为文采而惺惺相惜。
司马光救出来的小孩—上官尚光
上文从宋朝的官场分析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能够流传在百姓中的原因。那事实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件事吗?那个小孩儿为什么没有被详细的记录出来呢?
话说回来,司马光宣传自己曾经砸缸的故事,是为了取得民心,而人之间最讲究的就是将心比心。
所以,历史上确确实实有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同伴的故事。那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又是谁?
首先,根据时间的记载,可以推算出当时司马光所在地是洛阳。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自称是晋朝安平王司马孚的后代,祖上因战乱未曾为官,由司马光的祖父开始才正式入朝为官。
司马池的家境也是十分富有,孩子们从小也都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与司马光一起玩耍的儿时伙伴也定是非富即贵的。
司马光从水缸中救出来的小孩是当地县官的儿子,名叫上官尚。
上官尚从小就调皮活泼,大胆的他总是做一些常人想不到的事情。当其他孩童在院中追逐打闹时,上官上却瞄准了在院中的那口大水缸。
他觉得自己若能攀上这个水缸,一定能够引来小伙伴的注目,成为让他们敬佩的人。
可谁曾想,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他不但没能引来小伙伴的注意,自己还掉进了水缸里,狼狈不堪。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七岁左右的年纪,遇到这种事情,自然都慌了神。上官尚在水中,也只能拼命地挣扎,大脑一片空白。
但是司马光在这时表现出了与其他孩子不同的一点,这也许就是之后人家能够成为丞相,而其他的孩子只能成为普通人的原因吧。
就像文章开头写的,司马光用自己的计谋将上官尚成功从水缸中解救出来。
从水缸中爬出来的上官尚早已经七魂丢了八魄,他根本顾不上和司马光道谢,就在父亲的保护之下,回家换干爽的衣裳去了。
可上官尚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回到家中,他没有忘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他给自己改名叫上官尚光。而这一个“光”字,就是为了要报答司马光对他的救命之恩。
古代人对自己的名字是分外看中的,若不是出现极大的变故,是很少有人愿意去修改的。能够为司马光做到这个份上,也可以表现出上官家对这件事情的感激程度。
后来的上官尚光又何去何从了呢?
上官尚光从小也熟读四书五经。读书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在科举考试中能够取得功名,上官尚光也不例外!
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上官尚光在考试中虽不算大放异彩,但也能够榜上有名,顺利成为了一名官员。
可是上官尚光这个人性情比较固执,在官场上很多事情都不懂得变通,因此,受到了很多同僚的排挤。
上官尚光这个人还嫉恶如仇,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总想伸出援助之手。可他做的官又不大,他每每伸出援助之手,都会触动其他官僚的既得利益。
最开始,这些贪官污吏想要拉他下水,共同榨取老百姓的民脂民膏。
可有些人生性就不能与肮脏为伍,上官尚光严词拒绝了这些贪官污吏的请求。
你不与这些淤泥为伍,那就注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为这些黑暗当中的异类。
上官尚光的仕途生涯中一直遭受着同行的排挤,一次两次可以不加理会,可时间长了,心中就有一股郁结之气,让上官尚光发泄不出来。
在官场上混迹不长时间,上官尚光做出了一个生平最重大的决定。他决定退出浑浊的官场,他不在做蚍蜉撼大树的努力,他现在只求能够问心无愧。
辞官之后,上官尚光就回到了老家,做起了教书先生。
他将自己的满腹诗书用另一种方式造福着百姓,他也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那些学子们,教授他们做官是为了为民除害,而不是成为那些啃食农民骨血的蛀虫。
上官尚光本想可以在官场中辅佐自己曾经的恩人司马光,但此时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多年前,司马光救他一命的恩德他一直都记在心里。
他用自己在官场多年积攒的钱财和教书赚取的一些学费,在家乡建造了一座感恩亭。
这座感恩亭,就是用来纪念司马光的,同时也教育学子们要向他的恩人司马光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而上官尚光的事迹,也变相的鼓舞他的学生,要知道,知恩图报要永远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
上官尚光晚年的时候,对司马光的恩德仍然没有忘记。
他告诉自己的子孙要将司马光砸缸救他的这件事情写到自己家的族谱中,要让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记着这位恩人的大恩大德,让这件事情流芳千古。
上官家的家谱也再一次证实了司马光砸缸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疑问,为什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耳熟能详,但上官尚光的名字却无人问津呢?
话还要说回来,司马光大肆宣扬这件事情的目的在于为自己打响名气。
所以关于他解救的小孩是谁根本不重要,人们只会记住司马光砸缸救人,但不会记得救出来的人是什么名字。
就像我们能记住做好事的雷锋的名字,但从来没有人记住雷锋帮助的那些人都叫什么名字。
还有另一个方面,司马光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童年玩伴上官尚光。
官场上是那样的错综复杂,人性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东西。若有人想趁此打击司马光,就很有可能造谣这件事情是他弄虚作假,与司马光对立的派别也很可能会私下派人做出一些伤害上官尚光的事情。
所以不大肆宣扬上官尚光的姓名,一是为了保护他,二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大多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会有两面性。
贞观遗风和告密之风都是武则天的杰作,厉精图治再次将唐朝推向鼎盛的是李隆基,宠溺杨贵妃造成安史之乱的也是李隆基。
司马光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当然也不例外。他阻碍王安石的变法,减缓了历史向前的进步;但他也创作了《资治通鉴》,为后人研究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