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整理”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1919年4月16日,学生傅斯年办了一份杂志,叫作《新潮》,向他约稿,他回信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来信说好,大约是夜间飞禽都归巢睡觉,所以单见蝙蝠能干了。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我想中国总该有天才,被社会挤倒在底下,——破破中国的寂寞。”
1923年8月,《呐喊》出版,鲁迅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畅销”的小说家。
从此以后,他过上了知名作家的生活,仅在《两地书》中或者1925年至1927年致友人的书信中,便有不少章节段落里写到他做“名人”的苦。
做了名人以后的鲁迅,并没有多少坏习气,相反,更加普通了。列举一下,看看他做了名人以后做的事情:谈了一场恋爱,出了不少本书,吵了不少架(其中一次还差些打官司),帮助了不少年轻人。最有趣的,还和人争风吃醋过。成名以后,他并没有找经纪人搞签名售书,而是不停地帮助年轻人编杂志,给韦素园看病,给李霁野挣学费,给高长虹校稿子,给李秉中做励志课老师,等等。这些工作,哪像个成名的作家做的啊。
鲁迅作品
我常常看到萧军、萧红写信给鲁迅,立即便得到鲁迅的回信,这让人感觉温暖。那是个多好的时代啊,当时中国最有名的作家,一个陌生的写作者写一封信给他,他便会马上回复。
如果我现在给中国最有名的作家写一封信呢,我不敢想那封信的命运,会不会被邮局退回,或者压根儿收不到回信。
成名后的鲁迅很少吹捧别人,几乎都是在骂人。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与他关系很好的刘半农1926年的春天要重印《何典》,请鲁迅写序。鲁迅应下了,却在信中批评刘半农的“迂”,他写道:“我看了样本,以为校勘稍迂,空格令人气闷。半农的士大夫气似乎还太多。至于书呢?那是: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三家村的达人穿了赤膊大衫向大成至圣先师拱手,甚而至于翻筋斗,吓得‘子曰店’的老板昏厥过去;但到站直之后,究竟都还是长衫朋友。不过这一个筋斗,在那时,敢于翻的人的魄力,可总要算是极大的了……难违旧友的面情,又该动手。应酬不免,圆滑有方,只作短文,庶无大过云尔。